1月9日,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肢体残疾人何正安在村委咨询医保业务,借助无障碍设施,何正安坐着轮椅也能畅通无阻,他欣喜地说:“村委便民服务大厅门口修了无障碍坡道,推拉门换成了自动门,服务台降低了高度,这些改变对我们很友好。”
近年来,为让残疾人的生活有爱“无碍”,方便残疾人游客观览风景,清溪村以游客中心、周立波故居、立波书屋等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通过修建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在景点出入口进行坡化处理,帮助残疾人便捷出行。在清溪村入口处,建有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益馨家园,设有苔米花开甜品铺、美丽工坊、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可开展党建助残活动,提供技能培训、文化助残等公益服务,通过撬动公益资源为助残产品、助残项目提供帮扶。目前,清溪村已有86名残疾人顺利就业,其中8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2024年12月,清溪村建成省级“残疾人友好村”。
平等融合共享的物质和人文环境是维护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市残疾人联合会以残疾人视角规划友好单元建设,围绕政策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融合友好、数字友好等内容,因地制宜推进残疾人友好单元建设。资阳区大码头街道建新里社区打造了资阳区益馨家园,邀请手工教师定期开展咖啡、甜品制作公益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建设无障碍设施体验区,配备盲道、坡道、扶手等设施,引导市民体验无障碍设施,增强市民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进行改造后,厕所门加宽了,新装了浴凳、扶手,上厕所、洗澡非常方便。”桃江县桃花江镇富民社区独居残疾人王向阳真切感受到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家改”项目)带来的便利。“家改”项目是消除残疾人居家障碍的重要举措,改造范围为持有一、二级残疾人证且为低保、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的困难家庭。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残疾人起居、饮食、如厕、洗浴、出行等生活刚需,一户一策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重点对厨房、卫生间、卧室、室外地坪等部位进行改造,通过门槛坡化、拓宽房门、平整地面,打造无障碍通道通行流线。在卫生间配置座便器、扶手、坐浴凳,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全力减轻家庭成员照护负担。
2021年以来,全市残联系统着力打造村(社区)无障碍环境服务点,进而推进残疾人友好村(社区)建设,全市共建成市级残疾人友好单元5个。中心城区的公园、主要商圈、交通干道、公共文化场所等地的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基本达标。统筹财政资金2581.7万元,为557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的居家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