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良教孩子们画画。陈徐文倩摄
当画展与农田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当地方特色美食与艺术相融,将碰撞出怎样的激情?
当国家级非遗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又将散发怎样的魅力?
……
在乡村文化资源富集的益阳,如何服务好、表现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2023年5月,我市出台了《益阳市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全市文艺界闻令而动,40名文艺志愿者深入重点村(社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文艺志愿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资阳区富民村的艺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为全国乡村发展典型,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书法村”安化县沙田溪村、“智慧村”资阳区爱屋湾村等一批特色村庄在艺术家的用心挖掘和打造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具活力。
赋能 文艺唤醒乡村新活力
乡村振兴,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振兴。
当下,“文艺赋能”是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的热词。“文艺赋能即通过文艺活动和文化创作来提升区域的文化软实力和形象,进而促进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解释。
11月20日,记者走进赫山区衡龙桥镇槽门湾村。放眼望去,幽静的村庄小道、承载记忆的红砖、与景相融相生的美丽屋场……这个村庄处处透着艺术的气息。但在一年前,槽门湾村却不是这个模样。“以前村里多年没有建设,几乎没什么发展。”回想村庄过去的模样,村党总支书记陈建清感叹,一年时间,槽门湾村蝶变成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属不易。而这一切的变化,都要从“文化”说起。
沿着蜿蜒的小道,记者来到艺术高冲美丽屋场,这里的风格布局和设计巧思让人眼前一亮。“现在屋场不仅是人气聚集地,还让原本已经搬到城区的村民又搬回了村里。”美丽屋场的设计者陈礼林是赫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也是槽门湾村人,2023年,他作为我市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文化志愿者,被派驻到槽门湾开展文化帮扶。当时,村里提出要打造美丽屋场,陈礼林欣然接下设计重任,243个日夜,他参与了选址、调度、筹资等工作,只为把屋场建得更好。“把艺术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之中,不仅仅是为了改变乡村面貌,更重要的是让艺术回到村落之中、人民之间,让村民更加踊跃投身家乡建设和发展。”陈礼林笑着说。
除了用文艺扮靓乡村,我市广大文艺志愿者还积极在广阔乡村开辟创作“战场”,把更多艺术作品带到乡村,既为人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也在下乡过程中寻求新的创作灵感。如长篇小说《义无反顾》《当家》、音乐舞蹈快板节目《乡村振兴看安化》、村歌《魅力大苍》《好想去兴果村》等作品一经发布,就深受群众欢迎。
塑形 文艺点亮乡村新风貌
乡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助力“艺术乡建”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发现、探索和激活乡土文化的价值。在资阳区张家塞乡合兴村,著名画家在农田里办画展、对唱花鼓戏、直播卖甜酒,那些无法将之联想在一起的事情,在这个村庄实现了。
将艺术带入田间地头,融入人间烟火,是奇思妙想,更是回归自然的淳朴。“现在人们说起合兴村,除了想起甜酒,还会说我们这里环境好、乡村美、文化丰。”合兴村党总支书记胡德芳说。近年来,合兴村坚持党建引领、统战聚力、文化铸魂,全力打造同心美丽乡村,先后获评益阳市美丽乡村、益阳市同心美丽乡村、湖南省数字乡村试点村。“今年3月,又传来了好消息,村里获得了‘2023年度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的称号。”胡德芳骄傲地说。
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变乡村面貌,关键在人。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农民既是受益者,也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9月21日,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女子合唱队凭借原创歌曲《我家住在资江边》,参加“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4全国集中展演活动,在全国5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总评分第七名,荣获“嘹亮好声音”称号。
该合唱队由12名热爱歌唱的女子组成,她们平日在田间劳作,闲时纵情高歌。合唱队表演的二声部合唱表演《我家住在资江边》,由益阳籍著名词作家肖正民和作曲家孟勇精心创作,指挥家易松改编。为准备全国展演,市音乐家协会联合湖南城市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和清溪村结对子,选派优秀师资帮助基层群众提升文艺水平,这些热心的文化志愿者与清溪村的村民排练了近三个月时间。“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能为美丽的清溪村,为益阳市,更为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这是女子合唱队员们的共同心声。
铸魂 文艺提振乡村精气神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只有把文化艺术“种”下去,“种”到农民的心坎上,才能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一幅宁静和美的乡村画面映入眼帘。早在几年前,富民村还是个省级贫困村,空有“富民”之名,而无经济之实。如今,借助文化的力量,村里壮大了产业,吸引来游客,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艺助推致富,贫困村变身艺术村,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富民村开始尝试文艺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画家许国良为代表的一批益阳籍艺术家进驻村内,通过改良制作方式,以艺术赋能,大叶芥菜(俗称“擦菜子”)摇身一变成了富民强村的“金叶子”。如今,富民村有800多人种植芥菜,面积达300多亩,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村民的“擦菜子”不愁卖了,但许国良并没有闲下来。“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的修路建房,给钱送物,运用艺术的理念来推动乡村振兴,真有奇效。”许国良等艺术家们深刻理解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的重要性。针对村里留守儿童多的情况,许国良决定,在村里开设绘画兴趣班,免费教留守儿童绘画。他还设置了两个条件:孩子得义务给村里搞卫生,孩子家里不整洁的、有人打牌的不教。“2019年绘画班刚开办时,班上的孩子有的说话迟缓,有的轻微抑郁,有的成绩不好……但一段时间后,他们不但绘画水平提高了,人也变得整洁干净、自信满满。”许国良笑着说。
文化基因的持续植入,还为富民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许国良等艺术家的指导下,村民们就地取材进行庭院改造,打造“荷塘栈道”“洞庭画廊”“民俗文化墙”等系列景观,全方位美化、绿化、靓化、净化村庄。
文化铸魂,行稳致远。如今,乡村换了新颜,田园美不胜收,文明之花处处盛开。从朝气蓬勃的产业里,从老百姓绽放的笑颜里,人们读出了益阳文化振兴的故事,看到了益阳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