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创新力量 展现益阳担当

——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11-04 08:53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市科技强市成果日新月异,部分工作位于全省前列,向全市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展现了益阳担当——

  2023年,我市科技创新攻坚仗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市科技局获省政府打好“发展六仗”表现优异单位表扬。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895家,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达679家,其中上市企业8家,居全省第4位。建成了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获批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创新型县市区,新增国省创新平台54个;培育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个、省级14个;催生了密炼机、碳热场、钛焊管、多线切割机等一批“首字号”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如同星光闪耀,照亮了我市科技创新奋发赶超之路。

  健全创新协同机制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长期以来,我市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创新协同机制,连续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近两年部署实施了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3年,我市有1个课题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争取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1个、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1个、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引导攻克了聚烯烃产品、纳米碳带、高强度钛焊管等‘卡脖子’难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涌现出一批“首”字号科技成果: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G N 700密炼机成功下线;国内首创使用碳热场的锂电负极一体化示范线项目成功送电;全球首个再生稻无人(少人)智慧农场成功投运;全球首台宽色域高品质热转印真彩软标设备中试投产等。

  强化企业梯度培育 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工业企业“更上一层楼”不容易,我市紧紧把住“高新技术”这个关键,鼓励有条件的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率先“跟上楼”,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3年翻番,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净增破百”。

  2023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32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同时,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立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益阳)分中心;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上线金融产品107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4亿元,备案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亿元,带动各类信用贷款近30亿元。

  为推动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市加大了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奖补。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将上市奖补提高到500万元,惠同新材成功登陆北交所,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湖南股权交易所科创专板挂牌企业10家,37家企业还获省财政研发奖补。18家企业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排名全省第3位,4家企业入围国赛,创历年新高。3家高新技术企业、6名企业家获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主导产业,我市聚焦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篇“大文章”,积极吸引长株潭优势创新资源,构建“技术平台+中试孵化载体+科技园区”全链条支撑体系,清单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2023年,全市组建市级平台21个,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47个,其中,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31个、工业设计中心3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2个。

  近年来,我市紧盯孵化转化载体建设,新增了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均实现零的突破;金博碳素获批省级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其碳陶制动盘首台量产车完成交付;新建了3个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实现区域全覆盖;全市省级以上孵化载体共孵化企业273家,带动3万余人次就业。

  目前,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桃江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沅江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223个,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全市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60%。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为打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我市制定了《益阳市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措施》,出台人才新政25条、支持产业人才20条,制定30余项人才政策具体措施,仅去年就兑现资金4700余万元,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产业招商、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创造优越条件,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高质量成果等创新要素向益阳汇聚。

  政企携手,校地合作,凝心聚力汇聚科技创新力量,这是很多年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目前,我市建立了院士专家库、高端人才需求库、项目合作库,收集益阳籍重点人才信息2.4万名,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139名,建设省、市专家工作站56个,排名全省前列。设立了刘仲华院士工作站,推动安化黑茶年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奥士康科技与广东肇庆新区管委会共建“肇庆奥士康科技产业园”。金博集团联合中南大学在长沙市设立“碳基材料研究院”,集聚研发人员80余名。建立中科院大通湖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与省农科院共建南县稻虾米、赫山兰溪大米、沅江再生稻3个产业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等7个高校院所在我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引进了湖南大学石墨烯技术等高校科研成果近100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孙殉华 何亿雨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