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农村存量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从全市首宗“农地入市”案例看改革试点成效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9-23 08:5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赫山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模式,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释放改革红利。2023年11月,我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该宗土地位于赫山区泥江口镇七里江村,用地性质为工业用途,面积2574平方米,出让年限为30年,由益阳市湘银之舞服饰有限公司摘牌,成交价款42万元。大半年过去了,企业评价如何?当时的入市之举给当地带来了哪些连锁反应?9月19日,记者来到“第一个吃螃蟹”的泥江口镇,一探究竟。

  在七里江村月塘组紧靠023县道旁的湘银之舞5G智慧工厂,两栋现代化厂房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走进厂区,100多名工人正忙着印花、裁剪、缝纫、接单、打包……忙碌之间,一件件新潮的瑜伽服、健身服走下流水线,搭上货车,“飞”往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衣橱。“目前二期厂房已经建好了,一共3层楼,正在添置设备。我们打算把这里用作智能化生产车间。加上一期厂房,企业可同时容纳500人生产,这为企业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打下了基础。”湘银之舞公司负责人何斌边指挥工人搬运、安装设备,边向记者介绍。“我们是吃了改革第一波红利的,从拿地到开工建设,只花了一个多月,而且每个环节都是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很省心。”作为全市第一个以网上竞拍方式拿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企业,何斌对过程记忆犹新,他总结这种供地方式的特点是:速度快、时间短、门槛低。给出这样的结论,来源于何斌对两次不同供地方式的对比。原来,湘银之舞工厂一期用地是国有土地,根据规定,使用国有土地需得到省级国土部门批准,同时,市级和区级审批流程一个也不能少。为了建一期工厂,何斌前后等了近3年。

  简流程、提效率,是此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赫山区自然资源局土地储备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崔妍告诉记者,为保证入市主体易操作,交易平台能执行,区自然资源局构建了“1+5”全流程政策体系,制定《赫山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试点范围、工作主要内容、工作步骤、保障措施、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机制;同时,制定《赫山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等5个配套文件,在入市程序、入市后开发利用监管、民主决策等关键环节实施全流程指导,注重政策的实操性。“农地入市改革改变了过去因制度障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处于低效利用甚至闲置状态,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用地难、用地贵的问题,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经济带动效应十分明显。”泥江口镇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镇里挂牌出让的这块用地原本是废弃的石灰矿,已闲置了20多年,此次通过“农地入市”的方式出让给企业,获得的42万元出让费留存了28.856万元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直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支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同时,随着企业二期厂房的扩建,可新增就业岗位上百个,预计年均累计发放工资近300万元;通过就业培训,村民们还将获得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成长空间。除了直接带动效应,企业还间接吸引了更多资本、人才、技术进村,顺带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

  目前,赫山区初步完成了辖区范围内14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在村庄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求;调查摸底了448宗集体建设用地,完成确权登记发证的共100宗,面积99.2963公顷,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来源。自2023年3月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我市共完成3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面积共13.641亩,成交总额287.01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张勇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