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写致富好“丰”景

——我市蔬果产业发展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8-22 08:5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菜农采摘辣椒。陈徐文倩摄

  立秋已过,暑气未消。在南县厂窖镇西洲村的墨宝冬瓜基地,一垄垄绿油油的瓜藤下结满了乌黑发亮、硕大浑圆的冬瓜,长势甚是喜人。菜农们谈笑着,穿梭在田地里,削藤、摘瓜、搬运、装车,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今年以来,我市切实履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山区与湖区并进、设施与露地并举、质量与效益并重,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全市蔬果产业品质、效益双提升。截至6月底,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100.26万亩,总产量226.9万吨,总产值93.91亿元。

  拎稳大众“菜篮子” 丰盈市民“果盘子”

  8月,正是火龙果成熟的时节。在桃江县牛田镇峡山口村有机火龙果种植基地,第二批红心火龙果进入采摘季。果园里,红彤彤、圆滚滚的火龙果缀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将成熟的果实采摘装箱、上车发运,果园里一派丰收繁忙景象。“我们种植的是有机火龙果,主打优质高端果品。”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伟成说,这几年,镇里积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植有机火龙果,以特色种植产业助力农村旅游发展,实现“农旅融合”。目前该县有机火龙果种植面积达600亩。

  与牛田镇的火龙果一样,南县三仙湖镇的冬瓜、南瓜也步入了成熟期。8月14日,在南县三仙湖镇关帝庙村的千亩冬南瓜基地内,农户冒着高温采收早熟尾季的冬瓜、南瓜。作为洞庭湖区冬瓜、南瓜重要产区的南县,全县冬瓜、南瓜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现正值高温大换茬时节,也是蔬菜供应淡季。”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田间果蔬不间断供应,连日来,南县结合镇村农户种植习惯和旱地性质,分阶段分片区指导农户统一采收早熟的冬瓜和南瓜,并派驻农技专家对晚熟品种管护给予科学指导。

  蔬菜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全市示范推广引进西瓜、番茄、辣椒等64个绿色优质蔬果新品种,通过蔬菜产业联盟在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与产品统购统销等环节提供统一服务,充分发挥“市蔬菜产业联盟”作用,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联盟+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全市各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一条龙”联手、“一盘棋”联合、“一体化”联动。截至目前,全市蔬果行业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2家,各类蔬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485个,辐射带动入社农户4.2万户增收致富。

  锁住链条“新鲜度” 提升蔬果“附加值”

  “目前我的冷库和水果加工车间已经完成了地坪硬化,其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8月21日,大通湖区北洲子镇野猫嘴家庭农场负责人谢建军兴奋地告诉记者,冷库和车间投产后,预计增加经济效益20余万元。“新鲜蔬果常温下一般可存放10天左右,经过急速冷冻技术处理,蔬菜‘寿命’可以延长至一年左右,实现了从‘限时鲜销’到‘四季可销’的时空跨越。”谢建军告诉记者,冷库及车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总投资约80万元,预计今年十月份能投入使用。补齐“田头冷柜”这一产业短板,是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有力举措。2020年至2023年,我市深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共支持594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836个,总库容30.37万立方米,有效实现了蔬果冷链存储,保鲜上市。

  此外,我市以品牌战略为契机,加快品牌蔬菜在大中城市布局,推动“益字号”优质蔬菜出湘出境。今年夏天,在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杨利明拍着小视频,操着浓重的乡音介绍自家种的赫山高维C辣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曾经上不了台面的乡土菜,如今端上了大城市的餐桌。“我们种的辣椒能销往大城市,都源于村里的辣椒庭院经济发展项目——赫山高维C辣椒。”杨利明说,不久前,该项目首次打通了销往上海的销售渠道,自此,村里的辣椒就可以出现在上海的湘菜馆里,“我相信,它以后也会出现在各大不同城市的餐桌上。”今年6月,该合作社共分拣赫山高维C辣椒1500余公斤,并以高于普通辣椒1.5倍的市场价格销往上海。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特色蔬菜品牌打造,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沅江芦菇、桃江竹笋、资阳平菇等特色蔬菜优势产区,打造我市“山丘区蔬菜产业带”“四季精细蔬菜产业带”“湖区商品蔬菜优势产业带”三大蔬菜优势产业带。此外,我市“两笋”产业来势喜人,沅江芦笋、桃江竹笋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沅江芦笋”成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公共品牌”。

  把好蔬果“安全关” 守牢质量“生命线”

  8月12日,在桃江县武潭镇莲花农庄果园,记者看到一只只羽毛油亮的土鸡在地里欢快溜达觅食,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几个孩童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握着剪刀,正在仔细地挑选。“我们果园施的是农家肥,果子都是自然成熟的,从来不打药。”果园负责人肖娟告诉记者,果园采取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把鸡鸭等家禽养在果园内,掉落的、摘除的果子用于喂养家禽,家禽的粪便可以被果树吸收,实现了“树上有果卖,树下有鸡卖”的双重效益,年产值可达30万元,比单种植水果要多出近10万元收益。“没有农药化肥,游客摘得安心,吃得更加安心。”果园负责人肖娟笑着说。

  在资阳区迎风桥镇牛角仑村辣椒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辣椒苗映入眼帘,青红交错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辣椒。牛角仑村党总支书记刘国斌介绍,该基地是由牛角仑村与鲜鱼塘村、新花园村抱团合作,采用“村集体+企业”的模式,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拥有50亩集中育秧设施大棚。“除去水稻育秧,我们一年会种两季有机辣椒。采用企业的种植技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辣椒的质量。”刘国斌介绍,他们每亩能种2200株辣椒,单季亩产可达2500公斤,每亩辣椒单季纯收入1万元,一年两季可达2万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质量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二品一标”认证,现已制定我市主要蔬菜品种种植技术规程15项。同时,深入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强化上市前农残速测把关,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2024年上半年,全市检测蔬菜样品548批次,水果样品202批次。扎实推进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对豇豆生产基地和种植户全面排查建档,豇豆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 周兰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