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火热的夜市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探访我市夜间经济升温的奥秘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7-30 08:5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盛夏,许多人一天闲适的时光从夜晚开始。

  华灯初上,益阳各处夜市的门店和小摊陆续开张,闪烁醒目的招牌、耀眼的灯光将人声鼎沸的街道照得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街巷,花车市集,鲜啤名吃,足以让人卸下疲惫,在美食与游乐中消化一天的情绪。

  奔腾的夜市,是一座城市活力的风向标。近年,益阳规划了一批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带动辐射功能的特色夜间消费街区,培育了一批体现城市品牌的夜间经济载体,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场景。

  市商务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我市目前已形成包括桃江县大汉假日广场、南县罗文花海景区、资阳区商业样板街、赫山区万达广场、安化县星光夜市、桃江县竹海景区崆峒夜市在内的6个各具特色的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子。

  益阳的夜市,从大码头萌发,攀着城市生长的骨骼枝蔓丛生、遍地开花。经历了夜市-商圈-集聚区的升级过程,夜市经济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不断升级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生活更丰富、更便利、更美好的期待。

  顶层布局:打造市县乡“1+1+2+3+N”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夜市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和文化现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自古以来,夜市的繁荣,均得益于城市的开放政策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它直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并已成为一个城市经济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活跃夜间经济”的工作要求,拉开我市夜间经济新一轮发展序幕。

  同年10月,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了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聚集区的重点任务。

  在市级层面的规划布局中,我市以“一江”(夜游资江)、“一带”(资江风貌带夜市)、“两街”(资阳步行街、赫山步行街)、“三圈”(资江一桥商圈、万达商圈和福中福商圈)、N个夜市(各县市区特色夜市;城区资阳夜宵城、秀峰公园地摊、富桥市场夜宵、金山夜宵城、外贸路口及大渡口夜宵等)为核心,打造集购物、餐饮、文化、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说到夜市,益阳的老市民都知道,资阳区无疑是“老大哥”。资阳区是益阳老城区,承载着益阳的历史文化信息,亦有不少人心心念念的“老味道”。油碗糕、白糖饺子、臭豆腐、葱油饼……一道道老牌小吃,无不勾动人们的馋虫。

  资阳区最热闹的夜市集中在资阳步行街、东门口、鹅羊池、马良路及市人民医院、汽车北站周边区域与路段,其中资阳区商业样板街-明清古巷夜间经济聚集区去年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

  资阳区商业样板街-明清古巷夜间经济聚集区是中心城区最大、最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夜市,是益阳地方特色美食集中地。现代和传统融合,资江之美、古城之胜、历史人文、地方美食,到此可“一网打尽”。此处有店铺1300余家,其中老字号3家。在这里,游资江风貌带、逛资阳商业样板街、赏明清古巷夜景,城市的节奏悄然放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行走在写满沧桑的明清古巷里,默念戴望舒的《雨巷》,让人平添几分诗意、几分向往。

  赫山区的夜市也是“老资格”,主要分布在赫山庙、万达海洋城、桃花仑、桥南秀峰公园等区域。与资阳区大多遍布里弄小巷的夜市不同,赫山区的夜市形成了一个个集购物、休闲、游憩、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因为拥有大量密集居住人口,可直接导入人气。

  在益阳高新区,夜市主要依靠商圈、高校和园区的人气聚集,分布在万海商圈、福中福商圈、湖南城市学院校区、一园两中心、清溪村等区域。作为一个新兴商圈,万海商圈已是益阳城市商业新中心,带动了益阳高新区各商圈人气,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烟火升腾的夜市。富桥夜市去年10月举办的“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益阳美食文化周”活动,拿下福布斯“世界上最长的麻辣烫桌”纪录称号。

  在县乡,同样有各具特色的夜市。南县罗文夜市是生态旅游、创意涂鸦、美食消费的网红地和打卡地。桃江大汉假日广场是桃江县着力打造的“美人窝文化美食街”和网红夜市经济带的核心之一。在安化县星光夜市,人们可品尝小吃夜宵、赏资江夜景,实现“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消费。

  微观设计:从“有什么卖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一个健康的夜市生态,并不是七拼八凑出现的,而是以一座城市为基础,一层层长出来的。近年来益阳夜市蓬勃发展,必有规律使然。“发展夜市,首先这座城市的民众必须具备良好的消费意愿。”市商务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这样认为。

  益阳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濒临资江,水运发达,两岸物产富饶,使得万商云集、商贸繁荣,银子就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在清朝的时候,就有“金湘潭,银益阳”“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的说法。

  这片土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益阳美食文化。益阳麻辣烫在省内外知名度高,东门口臭干子、郭老倌白粒丸、油碗糕、松花皮蛋等都是具备知名度的老字号传承。

  会吃、爱吃,是益阳人的特点。彩灯璀璨,霓虹闪烁,在夜市的小吃摊上推杯换盏,三两好友开怀畅饮,益阳夜市的烟火气抚慰人心、滋养生活。

  发展夜市,还需要具备良好城市资源禀赋和建设基础。

  近年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资江两岸风貌带、一园两中心、山乡巨变第一村、明清古巷等重大项目全面完成,梓山湖公园、万海商圈、紫薇村、云梦方舟、黄家湖生态旅游区、清溪剧院、天意木国等先后修缮开放,沿江风光带及城市亮化系统全面改造升级,万海商圈、沃尔玛商圈形成,夜间消费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益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文学之乡的品牌增加了中心城区在全国的曝光度、美誉度,为凝聚人气、推动夜间消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城市生态风貌也有利于夜间消费场景拓展、业态融合。

  除了强烈的消费意愿、良好的城市资源禀赋和建设基础,构建一个火爆的夜市,更需要精致设计夜市的经济生态。

  富桥夜市是典型的住宅区综合商贸聚集地,周边有恒大绿洲、铂悦府、珑樾台、上城世家等多个大型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20万。夜市商铺(含临时摊位)有300多家,包含夜市、夜购、夜娱、夜展等多种业态。

  谈到富桥夜市的火热,负责管理富桥夜市的赫山区朝阳街道明月社区一位负责人认为,得益于夜市业态的设计理念——摒弃“我有什么卖什么”的观念,引导经营业主自觉地向“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商品经济观念转变。

  首先是品类搭配得当。“简单来说指的是夜市里的小摊不能千篇一篇,尽可能多样化。这样消费者会觉得品类丰富,有选择的空间,摊主们也会觉得同类竞争没那么激烈,生意有得做,愿意来摆摊。”这位负责人介绍,富桥夜市不但有麻辣烫、凉面、烧烤、绿豆沙、奶茶等各色小吃,固定门店还经营水果、百货、小商品。

  第二,夜市得有叫得响的品牌。小彭水果在富桥夜市里有了连锁店,益阳本地一些出名的烧烤店、龙虾店也在此开了分店,无疑给夜市增加了吸引力。

  此外,消费品类尽可能多维度延展。富桥夜市配备有大型休闲广场、图书室、老干活动中心,无偿供周边居民使用,没有吃夜宵习惯的市民也会被吸引过来。“一个夜市要想生意好,它的内部业态需要足够丰富。只要你来这里,吃喝玩乐一条龙,不怕留不住你。”这位负责人说。

  纵观我市6个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无一不具备设计科学、业态丰富的场景。它们将夜景、夜市、夜食、夜娱、夜购等多场景串联,用多元化、一站式的丰富体验吸引更多大众乐享其中。

  桃江大汉假日广场拥有独具风情的外摆街区,集中桃花江擂茶、重庆火锅、韩式烤肉、港式甜品等全国各地网红小吃,是“美食+文化+旅游”综合体验场所。

  南县罗文村打造“罗文夜总汇”主题文化夜市,引入“夜景涂鸦”元素、雾森水系统、萤火虫空间等文创艺术,打造夜间梦幻灯光旅游环线,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视觉互动体验。

  在益阳,夜市经济的顶层设计者并不满足于发展特色餐饮和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把眼光瞄向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求这些公共文化设施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间服务内容,为那些白天工作无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市民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清溪村、云梦方舟等旅游景区成为夜游的网红打卡点;夜间的奥林匹克公园、资江两岸、一园两中心和秀峰公园、佳宁娜广场等部分场馆一场难求。

  市商务局、市文旅广体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受访时均认为,夜间经济的背后是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是物质与精神消费、经济与文化消费的多重叠加。顺应这样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夜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带动作用。

  底层思考:胸怀“致广大”格局 肩扛“尽精微”担当

  夜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个体创新创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欧阳旭是一位回乡创业的“80后”,她在富桥市场有一个叫“小小茶饮”的流动摊位。每天下午4点,欧阳旭提着熬制好的茶饮来到摊位,一天的生意就此开张。

  欧阳旭人长得水灵,卖的茶跟她人一样清甜。摊位生意很好,用料扎实,卖得还便宜,外头门店一杯16元的柠檬茶,她这儿只卖10元。问她会不会比别人赚得少,她回答:“成本少呀!”

  欧阳旭告诉记者,摊位是社区免费提供的,除了每月200元的卫生费和很少的电费,再无其他成本。半年的收入能抵得普通工薪阶层一年。

  挨着“小小茶饮”的是“周记臭豆腐”,摊主是一对周姓夫妇。以前他们蹬着三轮车在公园卖臭豆腐,生意一般。看到富桥市场场地宽敞,管理到位,就决定在此摆摊做生意。来到富桥市场后,生意果然一天比一天火。两口子起早贪黑,一年也就过年休息几天。“累是累,但我们一家四口就指着这个摊位吃饭,不敢歇气。”摊主周老板说。问她能挣多少,她笑笑不说话。陪同采访的市场管理人员悄悄告诉记者:“她家经济上还是很滋润的。”

  市场管理人员介绍,这两年富桥市场流动摊位增加到50多个,摊主超8成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去年年底看见社区网格群发布的夜市摊招募消息,我就马上报名了。”烧烤摊主李老板之前在广州打工,妻子怀孕后,为了就近照顾,就辞职返乡。“早就希望回到家乡发展,夜市给了我们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机会。”他说。

  小小一方摊位,承载着一个家庭的重担。抓民生就是在抓发展。各级政府胸怀“致广大”格局,肩扛“尽精微”担当,小心翼翼地呵护市场、维护民利。

  安化县实施多项举措,规范夜间消费集聚区消费秩序。针对音噪、卫生、摆放位置、营业时间等方面制定管理规范,并对消防、食品、交通、治安、环境安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定点设置卫生设施、垃圾分类和转运设备,周边城管值班亭、公安值班亭、公共卫生间、公交车站、停车场一应俱全;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活动、“规范县城管理·助力夜市经济”促消费活动等,租用陶澍广场举办产品展览会。

  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人民路社区把流动摊贩集中起来,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美食街。街面墙面绘上特色美食,地面铺上沥青,摊位配上整齐划一的遮阳棚。这样既能规范经营秩序,也能让摊主增加收入。

  政策支持和细节管理到位,让夜市创业者和消费者“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采访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市场管理者也谈到了在推动我市夜市经济发展上的诸多瓶颈与不足,如统筹落实不够、品牌营销能力不足等。他们认为,当前,全市正在大力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多领域、多层次的丰富夜间消费对于吸引、留住人流来益,拉动消费和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恰逢其时。他们期盼能继续加强对夜间消费聚集区的布局建设,强化营销宣传,完善配套服务,实现聚人气、打品牌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张伊寒 莫立明 周志武 吴琴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