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农时 不同的农忙

——我市各地“双抢”一线见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7-26 08:5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安化县大福镇种粮大户严汉强在田间忙“双抢”。刘舒婷摄

  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眼下正值传统意义上的“双抢”时节。连日来,在我市各县市区的田间地头,一幅幅夏收夏种的农忙画卷徐徐铺展,随处可见农机来回穿梭、农民忙碌收播的景象。

  机械化作业为“双抢”按下“快进键”

  在桃江县桃花江镇花园洞村的桃江县2024年县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一台收割机刚收割完一丘田上岸,另一台旋耕机就紧跟着下田翻耕,插秧机则在已平整好的水田里快速插上嫩绿的秧苗,成群结队的白鹭和麻雀紧随着农机在农田的上空来回盘旋、翩翩起舞,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现在从种到收全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得很,再也不用担心‘双抢’忙不过来而误了农时。”种粮大户、桃江县根发农机机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建斌介绍,他今年一共流转了1000多亩水田,都是机插机抛,亩产达到400多公斤。为了赶进度,他还请了安徽省合肥、蚌埠的农机来抢收。在桃江县沾溪镇沾溪村贺家坪水稻种植与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千亩早稻一片金黄,长势喜人,两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往穿梭、分区作业,该合作社负责人贺开长告诉记者,他们从育秧、插秧、翻耕、施肥、收割、烘干都是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效益也明显提高了。

  为确保“双抢”期间农业机械安全、高效投入生产,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早计划、早部署,要求各县市区以早稻机收、产地烘干、晚稻机械化育插秧为重点环节,务实高效组织作业供需对接、减损宣传培训、机具调剂调配。协同打通农机转运作业堵点卡点,做好零配件和燃油供应保障、应急情况处置等工作,加快机收机种速度,提高机械化作业质量水平,进一步降低稻谷产后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切实做实做细“双抢”机械化生产服务供需对接,提前落实谁来收、何时收,确保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同时,积极组织农机手开展农机操作培训,并成立多个农机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机作业进行跟进指导服务。

  全程社会化服务让“双抢”变轻松

  在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一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插秧,只见插秧机所过之处,水稻秧苗整齐排列在农田中,没多久,整块水田插满了秧苗。操作员李志刚是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他细算了一笔账,每台插秧机每天工作8个小时,可以完成插秧20至25亩,相当于40个劳动力同样时间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机械化种田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也节省了人工成本,以前几十个人干的事,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一台机器就能解决。“今年把田托管,当起‘甩手掌柜’,水稻种植轻松多了。”种粮大户黄海谈起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笑得合不拢嘴。他流转的300多亩田购买社会化服务后,自己只需负责土地流转环节,其余购种、育秧、机插秧、机保、机收等种植环节全由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承担,通过统一的科学种植,省心省力之余,增产增收也有了保障。

  无独有偶,农户龚明华今年也将手中的300余亩田地全部交给农田谋士水稻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自己不再下地种田,摇身一变成了“包租公”。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双季稻的标准,合作社每亩只收取1300元服务费,至少可以节约200元种粮成本。

  如今在我市,随着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深入推进,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像黄海一样不再挽起裤脚下田,但他们没有离开乡村,不用种田,却同样能够喜获丰收。近年来,我市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工程为抓手,紧紧抓住农机合作社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契机,大力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队伍、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我市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745个,服务小农户40.2万户,服务面积达893万亩,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双抢”提速

  在南县明山头镇丰安坝村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片,今年3月新建成的1050亩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迎来了首个丰收季。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3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里忙碌穿梭,现场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种植大户周国旗今年承包了150亩农田种植双季稻,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改造了农田基础设施,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善了土壤通气性能,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排灌能力,今年6月的强降雨没有对眼下的“双抢”造成很大影响。经过县农业部门测产,他的农田亩产达550公斤,比去年增产100公斤。“农田标准化建设以后,机器操作起来容易很多了。我明天就可以开始翻耕,月底基本能完成晚稻种植。”周国旗说。“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田块整治,推动农田小改大、高改平、弯改直,逐步实现田块成方、路渠成网,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成本也随之降低。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转运粮食的成本降低10%以上。没改造前,只能用运力1吨多的拖拉机转运;改造后,运力10吨的大车都可以在田埂上行驶。

  高标准农田有效削减了今年夏季汛期暴雨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快速排涝及时灌溉,真正做到了旱涝保收,为“鱼米之乡”粮食增收保驾护航。今年,我市栽插早稻166.85万亩,预计全市早稻平均单产稳中有增,达403.5公斤每亩。近年来,我市严把项目审批监管、设备审批监管、资金审批监管,确保项目选址立足实际,项目手续合法合规。各县市区提早谋划、细化分解任务,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做好项目验收,确保不留隐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舒婷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