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方寸地” 开出“致富花”

——我市发展庭院经济一线观察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7-04 08:5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安化县大福镇木孔村鬼岩冲原生态农家鸡园蛋鸡养殖场。刘舒婷摄

  近年来,我市结合农村地区实际,出台鼓励引导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立足乡村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开发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产业,推进庭院经济与特色种植、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融合发展,合理布局庭院生活区与产业发展区,拓展庭院多重功能,抢占市场空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升级。同时,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农民增收“聚宝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小房子带来大收益

  湖南学子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位于桃江县武潭镇莲花坪村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近年来,这个集乡村旅游、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基地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由基地免费提供床铺、被套等设施,免费开展培训,学生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体验乡村生活,了解农耕文化,提高动手能力。目前,基地已与3个村民小组的16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村民曾定朝就是其中之一。她一家设有40个床位,可以同时接待40人入住。“按照合作协议,每满床接待一批学生,以住3天2晚为例,我家可以获得5600元的毛收入,除去成本,纯收入有近3000元呢。”曾定朝开心地说。

  资阳区张家塞乡合兴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流转闲置住宅,发动在家村民,统一装修布置,打造民宿新业态。民宿由村集体统一出租,每天次付给村民30元水电费和3个积分,再通过积分参与村集体经济年底分红。村民李卫兵家是一座中式小院,环境清幽,深受游客青睐。除了住宿,农家餐饮和土特产售卖,也能为她家带来不少收入。“我们3间房子一年的收入大概是2万元。”李卫兵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带农增收为核心,以市场化、品牌化为导向,组织引导农户以庭院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特色生产生活服务,变静资源为动资产,助推乡村振兴,勠力打造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引擎的“四新”庭院经济。同时,注重优化庭院结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与庭院绿化美化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动员农户在栽种花卉的过程中,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全面清理整治,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等方面下功夫,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庭院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参与感、荣誉感、幸福感。

  美丽屋场成养殖园

  盛夏时节,沿着一条平整干净的柏油路,伴着河边的微风,来到赫山区衡龙桥镇樟树咀村筒车坝美丽屋场,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里,诱人的黄桃缀满枝头,各类时令蔬菜生机勃勃,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据了解,该镇庭院经济的发展以筒车坝美丽屋场为核心,辐射周边56户农户136人。在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村民积极出谋划策,主动出资出物出力,自发筹资20.4万元,累计义务投工450天。在美丽屋场内,共种植黄桃20余亩600余棵。集体土地的黄桃入市售卖所得的40%归农户所有,60%交由屋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作为美丽屋场的后续维护运行资金。自去年4月屋场建成以来,累计开展4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广场舞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如今的筒车坝美丽屋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了网红打卡地。“以前院子闲置,路旁荒草丛生,自发展庭院经济以来,村民们把房前屋后的空地利用起来,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收入。”樟树咀村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衡龙桥镇把庭院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黄桃产业”新模式,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收入,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序推进“村社分账”改革试点,全面推广产业发展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型等七种模式,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我市严守耕地红线,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域经济实际,积极推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发展,南县、大通湖区、资阳区纳入湖南“洞庭香米”国家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赫山区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沅江市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续建项目,赫山区泥江口镇成功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南县小龙虾”获评2022年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

  小院落喜迎八方客

  近日,在南县乌嘴乡罗文村,一株株精挑细选的果苗被移栽至居民房前屋后的土地上,村民们喜笑颜开,忙着给果苗浇水、施肥。村民何光辉指着自家庭院种植的41株桃树说:“这批次苗株优中选优,结出的果皮薄、肉厚、汁甜,肯定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各大油菜花节、体育赛事相继在罗文村成功举办,各类创意的文旅点子,景区内的创意涂鸦民居、万亩油菜花海,加上“罗文夜总汇”,吸引不少人“二刷”“三刷”罗文村。为充分做好“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让更多村民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村委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召开村民屋场会、恳谈会等,发动村民代表、党员组长示范带头,同时免费提供树苗,协助村民改造庭院,传授栽植、培育、管护等技术,有效提高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逐步形成庭院休闲、庭院种养殖等模式,很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有的村民同步售卖自养的鸡鸭鹅及蛋品、晾晒的腊肉、新鲜蔬菜和热气腾腾的包子等“庭院食物”,让庭院成为本土农产品的线下销售店。有的村民退掉租金价格高的苗圃,将花木移到自家院落,低成本开展栽培种植,游人路过看上哪棵就能带走。还有农庄推出酿米酒、敲糍粑、打擂茶、采瓜果等活动,让庭院成为乡村文化的展示窗口……

  通过挖掘乡俗、乡景、乡味、乡宿内涵,我市打造了一批集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精品庭院、田园综合体、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丰富的乡村慢生活。如今,“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农家庭院举目皆是,这些方寸之地已实现“美丽转身”,将朝更多元化的方向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舒婷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