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的回声

——我市传承弘扬金家堤红色基因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6-23 12:2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白墙青瓦的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伫立在阳光中。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展区驻足拍照,缅怀革命先烈。

  一百年前的6月15日,此处平地一声雷:中国共产党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金家堤支部诞生了。

  闭上眼,任时光在思绪里倒流,仿佛可以看到热血沸腾的场景,听见铿锵有力的誓言。

  那是仲夏的一个深夜,在金家堤一间简陋的农房里,欧阳笛渔、欧阳泽带领6名新党员宣誓:“严守机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一段峥嵘岁月就此载入史册。

  毛泽东同志曾亲临中共金家堤支部考察并称赞其“开了一个好头”。

  誓言振聋发聩,犹在耳畔。金家堤这盏仲夏深夜的煤油灯火,点燃了三湘大地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熊熊火炬,映照着益阳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探索真理与光明的艰辛历程。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6月15日举行的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市委书记陈竞强调,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进一步发挥好党史学习的教育作用、红色文化的激励作用、农村党建的引领作用。

  今天,以中共金家堤支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印记,已烙进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益阳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汇聚更加磅礴的奋进力量。

  一盏煤油灯,点燃三湘大地农村党建的熊熊火炬

  金家堤村位于赫山区东北部、资水下游南岸,是一个相对偏僻的洞庭湖村庄。

  在一幢全木排栅带楹柱清代风格建筑前,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讲解员胡蓉娓娓道来:“1924年6月,益阳籍中共早期党员欧阳笛渔、欧阳泽等人在此成立中共金家堤支部,欧阳笛渔任书记,由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这是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自此,金家堤成为湘中地区革命先驱的活动中心,成为益阳人民引以为豪的地方。如今,这里是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基地之一。”“湖南农村第一个中共支部之所以诞生在金家堤,既有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催生,更有人的主观因素推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侯龙光说。

  大革命时期,益阳部分早期共产党员先后回到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党团组织建设。新思想新文化在益阳的广泛传播为党支部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底蕴。金家堤地理区位安全,当地群众基础较好,有利于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加之欧阳笛渔、欧阳泽等早期共产党员回乡播撒革命种子,因而孕育出了三湘乡村的红色基因。

  革命先驱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后,至1927年3月,益阳全市共建立38个党支部和3个党小组,发展党员368人。在秘密工作时期,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共产党组织成为领导农会与土豪劣绅、封建地主斗争的中坚力量,给灾难深重的益阳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益阳的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1925年5月,毛泽东从湖南韶山出发,经宁乡、安化后到益阳考察农民运动和党组织建设情况。在挚友欧阳泽家里,欧阳笛渔将益阳党组织建设的过程和情况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听后,连连称赞,并指示要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掀起革命高潮。

  中共金家堤支部的诞生,揭开了益阳革命斗争史崭新的一页,也拉开了湖南农村党团组织创建的序幕。在它的影响和带动下,益阳乃至全省各地党团组织建设、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

  100年后的今天,这些遗留下来的红色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2004年,为纪念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80周年,赫山区在其旧址南面辟地建起了纪念园、陈列馆和纪念碑。

  2014年,又对纪念园进行提质改造,复原党支部成立场景,塑造人物雕像,陈列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相关文物。

  2016年,赫山区委建设赫山区党史展览馆,并改扩建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增其旧制,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创建时的场景,美化纪念园的环境。

  今天的中共金家堤支部纪念园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集中展出金家堤党支部发展历程及早期支部成员的相关史料,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阳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益阳市红色旅游文化名片。

  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内,还原了中共湖南第一个农村支部成立的场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份份尘封已久的档案,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足迹,述说着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蕴含在革命文物中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信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走好新征程之路。

  跨越百年,从红色基因中寻找发展的标尺

  历史演进,时节如流。金家堤这片土地,记录了曾经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如今的日新月异。

  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向东,有一座“洞庭粮仓”农耕博物馆。馆主夏红英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接受红色文化和耕读文化的熏陶,血液中流淌着家国情怀。她将一处荒废的粮仓改建成集民俗、农耕和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花十数年心血收购收藏27000余件文物。“一件文物,一个故事。故事呈现的是一部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同时也是一部时代变迁史。我希望用文物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展示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谈到建馆的初衷,夏红英这样说。“洞庭粮仓”农耕博物馆不远处是金家堤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这里最出名的是卜豆壳生态农庄。农庄上半年种油菜、辣椒、豆角等,下半年种吊瓜子,不仅农产品丰富,而且经营蔬菜深加工,加工后的卜豆角、卜辣椒附加值提升好几倍,深受市场欢迎。

  除农产品生产加工外,农庄还承接旅游活动。旅行社将金家堤三湘党建第一村、卜豆壳生态农庄、苦竹湖生态园连成一线,组织乡村一日游,整条路线旅游旺季可解决村里上百人就业问题。

  金家堤村党总支书记孟辉说:“红色文化是底蕴、是灵魂,作为湖南农村党建发源地,金家堤做的是红色主题文章,走的是绿色发展道路。”

  金家堤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绿色农业资源,全面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将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卜豆壳生态农庄、金家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苦竹湖生态园、“洞庭粮仓”农耕博物馆等景点连线,开发出一条集红色教育、田园采摘、农业观光、水乡风情、民宿美食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走出了一条以红绿融合为鲜明特质的乡村振兴之路。金家堤村被中组部列入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先行试点单位,获评省级文明村、市级同心美丽乡村。

  在益阳,一条条唤醒历史记忆的“红色之旅”遍地开花。

  赫山区大力推进红色文旅产业发展,陆续修缮和建设了叶紫故居、周谷城故居、周扬故居、萧山令墓、袁铸仁墓、曾士峨烈士陈列馆、唐铎陈列馆、达人纺织工业博物馆、“一碑五馆”、三周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景点。进一步挖掘“毛泽东青年游学路线”等红色资源,配套修缮金家堤党支部成立旧址、烈士墓园,并以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为核心,辐射周边各大红色景点资源,串点成线打造5条精品红色文旅线路,并积极融入湖南省红色文化旅游整体规划,加快形成一个区域性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基地和红色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我市精心推出了《益阳红色记忆地图》,设计了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红军长征遗迹旅游线路、历史名城旅游线路等多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52个市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录制了《中国将帅——段德昌》《厂窖惨案》《幸存者说》等红色视频党课,出版了《一代名将段德昌》《血战马迹塘》《丰堆仑的红色记忆》《山乡巨变连环画》等红色书籍,编排了大型现代花鼓戏《红军名将张子清》、益阳弹词《红色丰碑》、微话剧《师长献盐》《山那边人家》等红色文艺节目,有力推动了益阳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更加生动、更具魅力、更为人知。

  存史启智,红色根脉代代赓续传承

  党史如镜,观照过去,折射未来。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胡振荣在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以金家堤支部为开端的农村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为益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启示。

  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认为,金家堤的红色记忆是赫山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重要起点,也是百年湖湘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好、记述好这段难忘的历史,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辈的缅怀,也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自强不息、砥砺奋进。

  益阳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英雄城市。这里留下了青年毛泽东三次社会调查的足迹;诞生和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的段德昌、我党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张昆弟、血沃中华的工农红军著名将领张子清、指挥和参加三次反“围剿”战斗的红军师长曾士峨、中共秘密战线上的先锋战士曾三、以身殉国的抗日名将萧山令等。

  我市党史部门用好用活党史资源,做深做实党史教育,编撰出版了《益阳红色基因文库》系列丛书、《中国共产党益阳历史大事记》等地方党史著作;持续与益阳日报社、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等联合开设《益阳红色记忆》《党史故事·清风徐来》等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完成益阳党史展陈大纲撰写,撰写《益阳市红色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形成了一批富有价值的资政成果。

  我市文旅部门进一步加强源头保护,对梅城文武庙古建筑群、信义教会建筑群、厂窖惨案遗址、段德昌烈士陵园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葺维护、配套建设和等级(资质)审评;积极创新传承,将红色资源与文艺创作、旅游资源推介、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推动革命文物片区式、主题化打造;注重融入产业,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游客满意在益阳”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4505.6万人次,同比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452.3亿元,同比增长44.68%。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那些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从未烟消云散,先辈们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岁月如歌、山河无恙,他们留下的足迹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文化资源,始终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

  跨越一个世纪的沧桑,誓言的回声依旧响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张伊寒 郭轩 王晓明 曾锐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