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6-09 08:33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89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2家;全市科技合同交易额达218.25亿元,增长16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12.29亿元,增速达13.6%,排名全省第三。我市科技创新攻坚仗工作实现整体跃升,各项重点指标取得突破进展。

  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中流砥柱。我市大力推动企业研发投入规范化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依托高校院所优质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形成“微成长、小升高、规进高、高壮大”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市靶向发力。今年,我市积极营造激励研发投入政策环境,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断落实企业研发财政奖补资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增加对新增研发投入的规工企业给予奖补。

  同时,全面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提质升级。深入实施“东接东融”战略,积极对接省“四大实验室”,岳麓山中药材种业创新中心安化分中心挂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益阳分中心、岳麓山水产种业创新中心益阳分中心实体化运营。清单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54个。推进科技园区建设,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桃江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区、沅江市成功入选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全域创新格局加快形成。

  深化产学研融合形成创新合力

  产学研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益阳智造”加速崛起。

  围绕重点产业面临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难题,引进全国知名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龙头企业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续签,建立中国科学院大通湖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与省农科院共建沅江再生稻产业研究院,国联水产与刘少军院士共建的湖南省优质水生生物繁育及加工研究院正式运营,金博股份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截至目前,554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在益服务,累计推广新技术141项,引进新品种211个;开展技术培训700余次,辐射带动农民25万余人,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活力。

  今年,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优化产学研服务机制,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常态化对接。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研究,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市内高校、科研院所申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举措,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我市围绕五大战略性产业集群,组织市内优势科研力量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聚焦十大产业链,精准布局5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和10项科技重大专项,聚力解决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陶瓷电容器、装配式建筑材料等“卡脖子”难题,加大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快黑茶制造、稻虾、预制菜、农机等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聚焦水生生物、中药材等领域,积极争取厅市联动项目,支持中国科学院大通湖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建设,开展绿色高值农业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依托竹产业研究院,加快竹产业发展基础性、关键性、创新性问题科技攻关,推动解决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

  市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舒婷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