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7个集体、9名个人获得市以上荣誉表彰;法治政府建设经验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编录入《示范创建经验与案例》;市医调委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司法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委授予“节约型机关”,入选“第三批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益阳司法行政机关深入推进涉企柔性执法经验在全省推介;行政复议案卷评查排名全省第一。
兴法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可视化视频监控、智能预警、数据分析……我市积极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及时建成智慧渔政平台,织密禁渔“天网”。2023年,“智慧渔政”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推荐名单。
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市的过程中,我市坚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法治建设全领域、全过程,出台《益阳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出台《益阳市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标准组织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现场履责报告评议活动,法治氛围进一步浓厚。
资阳区、南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赫山区龙光桥街道等区县、市直单位和乡镇成功创建第二批湖南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地区(单位)街道。我市“两法衔接”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实现述法工作全覆盖,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上,选取赫山区、南县、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集中现场述法,市委书记陈竞进行点评,给予充分肯定。
实举措 聚力聚焦依法行政
“关于武圣宫镇芦苇场开发的合同,其中约定的租赁时间是‘30年’,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部分应认定为无效,建议重新确定租赁时间……”在南县武圣宫镇的一次镇党政会议上,镇司法所所长汤玉芝指出此前镇政府与承租方拟签订的一份租赁合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各级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强化监督和问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2023年,我市推行“小快灵”“小而精”的精细化立法,不断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制定出台的《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若干规定》,在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全票通过。《益阳市大通湖湖泊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若干规定》已颁布实施。2023年全省行政复议案卷评查中,我市案卷综合得分全省排名第一。处理土地征收、问题楼盘化解、自然资源处置等政府涉法事务67件,涉及合同标的额300多亿元。
促发展 全力保障服务民生
2023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聚焦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民生领域司法行政保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全市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柔性执法方式办理涉企案件9893件,免罚金额近3000万元。组织30家律师事务所、3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近300名法律工作者参与“走基层·惠民生”主题活动,解决法律问题1000余个,捐赠乡村设施建设资金5.3万元。
在中南电子商务园成立东创科技孵化器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互联网+公证”品牌,开发微信小程序“银鑫E公证”,开通远程视频办证,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等问题。
以“大学生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切入点,开展法治宣讲400余场。创新“普法+青少年活动中心”普法新模式,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内设置“学法守法、引领青春”法治教育专区,设立模拟法庭,青少年学法用法体验感不断增强。2023年7月,该活动中心入选第三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防风险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
2023年2月7日,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将“连续实现安全稳定二十年”的金灿灿的牌匾授予益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这一荣誉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干部职工。
如何充分发挥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全市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直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思考的问题。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普法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000余件。加快社会治安风险预测预警智能化平台建设,创建矛盾纠纷“民转刑”预警模块。建立完善“公调对接”流转、调处工作机制,促进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构建调处、鉴定、法律服务、理赔“四位一体”的益阳医调模式,市医调委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全市社区矫正岗位大练兵,在全省社区矫正技能比武总决赛中,我市荣获集体二等奖。选派8名戒毒警察下沉至各县市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