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 唯有更“优”

——我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9-25 09:3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我市改革成效怎样?群众和企业还有哪些烦忧和期许?年初以来,我市结合“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和“走找想促”活动等,开展多次调研走访,发现企业普遍反映:益阳的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还有一些烦忧,其中最艰难的是用地,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痛的是检查……

  何以解“忧”?益阳给出的答案是:唯有更“优”!

  今年4月1日,我市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要求聚焦激发创新活力与维护公平两大核心诉求,围绕争创改革、开放、服务、法治“四个一流”,以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破解难题为切入点,打造“效率益阳、服务益阳、诚信益阳”营商环境品牌,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简化审批流程 办事效率提起来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它蕴含在一项项流程的简化过程中,体现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办事效率上,也折射在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的转变上。

  “线上提交资料,不用跑部门就能办好各项审批,享受优惠政策,方便省事。”今年6月,我市成功举办第二届惠民购车节,为方便企业和消费者,市政务管理服务局依托“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和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审批、受理、公示等流程一网通办,赢得广泛好评。

  紧盯企业办事“零跑腿”目标,我市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通过持续推进“五减一优”,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等工作,“湘易办”上线“一网通办”事项738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集成可应用的电子证照种类74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0类的97.5%。

  为方便群众、市场主体办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今年来,我市进一步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积极打造升级版“无证明城市”。出台无证明办理工作规程和相关数据应用技术规程等30多个文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层级的政务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无证明城市系统,实现电子证明和相关数据在各部门及不同场景之间自由使用和调取。

  目前,我市在市、县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中,50余类证明材料免提交,3000余项高频单一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30余类证明在线开具。去年,“益事易办”在省政府年度综合大督查中被通报表扬。

  为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用地难”问题,我市强化项目审批前置服务,出台“强化项目审批前置服务”落实方案,制定前置服务事项清单,分别为13类项目量身设计“专属审批流程图”。目前,我市已建立项目实质性开工前代办制,各园区均已成立帮代办服务机构,帮助项目投资方代办红线外市政公用、道路绿化占用、临时用水用电、施工图图审事项,保障项目拿地即开工。

  执法张弛有度 市场活力旺起来

  营商环境怎么样,关键看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有没有协调好。政府和市场不是谁大谁小、“有你无我”的对立关系,而应“各就各位”,成为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

  市场监管、执法检查是约束企业守法经营的“紧箍咒”,但过度检查、无序检查、多头检查、重罚轻管等现实却让企业苦不堪言。如何既做好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把握好尺度,不给企业造成负担?

  为此,我市梳理涉及近40个部门的行政检查事项,将其精细划分为一般检查事项和重点检查事项,分类开展行政检查。市本级明确分类检查事项目录430项,其中一般检查事项350项,重点检查事项80项。同时,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采取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频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另外,我市将“有温度的执法”落到实处,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和包容审慎监管的要求,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不久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天津滨海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移送函》,对位于我市的某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官网宣传页面中含有“使用专利复合膜生产工艺”等字样,但未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考虑到该公司并未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案件调查中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材料,并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及时纠正了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对于这一结果,企业负责人欣然表示接受。

  今年来,我市强化涉企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化管理,梳理制定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柔性执法不予处罚事项、从轻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和企业行政合规指导等清单。通过积极推行“一目录、四清单”,对不涉及人身、财产、公共领域安全,社会危害不大的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优先运用行政辅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目前,市本级共梳理制定柔性执法事项358项,其中不予处罚事项226项,从轻处罚事项52项,减轻处罚56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24项,20家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编制214项企业合规指导建议。据统计,自2022年5月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以来,全市通过柔性执法方式办理案件9908件,免罚金额2000余万元。

  转变工作观念 整体服务优起来

  有人说:拼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后疫情时代,营商环境对于各地而言,分量越来越重。益阳按照“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进无止境”目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的变化在观念,以前想的是怎么样管好,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好。”9月22日,记者在采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科科长阳武时,他如是感慨。如他所言,在我市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变以前的简单执法、机械管理,为现在的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

  比如,为着力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我市紧盯企业经营“零收费”目标,灵活运用政策工具,优化中介、融资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对于新开办企业的公章刻制、电子营业执照、税务Ukey、银行开户均已实行免费办理。今年1至8月,全市免费赠送7320套印章,价值近420万元。

  水电气接入是企业投产的基础条件,我市同样实现“零付费”。印发《益阳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用水用电用气接入工程“零付费”落实方案》,市本级供水企业免收30项工程红线外用水接入工程费用230.43万元、供气企业免收29项工程红线外用气接入工程费用312.72万元。安化县、沅江市已对照制定县级落实方案。

  今年9月,我市以湖南省营商环境一体化平台为载体,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访企公务活动必须使用“湖南营商码”,必须扫“码”入企,包括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等所有访企公务活动,做到过程“全留痕”,让涉企检查形成扫码入企留痕全流程闭环管理,整体实现可追溯、可查询。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步子从来没有停过,从效能革命到“最多跑一次”,从柔性执法到全方位服务升级,今天益阳的营商环境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或是“推绕拖”现象的阶段,而是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来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益阳坚信,发展总是迭代更新,只要改革不停步,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件事上就应该永不懈怠、一直向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张心怡 蒋自贵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