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2年,我市已投资4.2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2个,面积171.761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8874户。改造过程中,我市探索“旧改+”模式,坚持“一区一策、一区一品”原则,推动“单一改造”向“综合实施”转变,丰富小区服务供给,努力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实感。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对居民而言,幸福感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如:有地方停车了,上下楼可搭乘电梯,党建活动室焕然一新,社区爱心食堂流淌着幸福……这些小小的变化关联着群众的幸福指数。由此可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注重外露的“面子”,更要做实惠民的“里子”,让群众住有安居、住可宜居。
近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消除住房和小区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和社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点多面广,涉及业主、社区、街道、施工团队、职能部门等多个责任主体,如何在确保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让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是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小区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居民诉求各异、改造标准不一等挑战,职能部门要全面排查摸底,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把符合条件、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笼子。善于下绣花功夫,坚持在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变政府“上菜”为群众“点单”,变政府唱“独角戏”为责任主体“大合唱”。
在改造中,墙面刷新、杆线整治、亮化绿化等“面子”改造让小区焕然一新,但加装电梯、管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等“里子”改造仍需发力。要根据城镇老旧小区“体检”短板,更新改造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供水、供电、通信等管线管道,着力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群众安全感。要因地制宜多做“加法”,引导相邻小区联动改造,推进养老、托育、家政、健身、便民市场等专项服务设施改造提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舒适的生活。
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做好城镇老旧小区维护和管理“后半篇文章”,关系群众幸福感的持久度。对有条件的小区,可选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以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小区颜值不减。坚持党建引领,在街道、社区指导下,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以单元、楼栋为基础,推选楼栋长,引导老党员、志愿者、居民群众代表参与小区管理服务,传递“我的小区我来管”的主人翁精神,以基层自治推动城镇老旧小区管护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