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气象新

——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干群热议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2-17 09:19 浏览量:620
字体: 小 大

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我市广大乡村,特别是农业经营主体在第一时间学习文件后,深受鼓舞,干劲倍增。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要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利用我市独有的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把益阳打造成乡风文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速实现“新山乡巨变”。

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月13日,在资阳区迎风桥镇邹家桥村,种粮大户王保良和村民们一起参加屋场会。农业大学科班出身的“80后”王保良,分享了他8年来的种粮经验。今年,他准备在村里流转150亩田种植水稻。对于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王保良说:“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不仅是国家的强农政策,更是我们新农人的时代使命。而我似乎天生带感,因为我的名字叫保良,保证有粮将是我的一生追求。”他还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链接分享到微信群里。

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种粮大户张凯感慨地说:“再生稻种子攻关获突破,种一季、收两季,亩产过吨粮,效益明显。”他计划今年除了种植2000亩双季稻,还要种植500亩再生稻。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市粮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我们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多次指示批示,要求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提早部署,扎实、高效开展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1月6日和29日,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2023年第1次和第3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要求扎实抓好春耕备耕,锚定农业强市这个战略目标,抓实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建设美丽富饶乡村

2月14日,南县三仙湖镇三仙湖村,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进行。这里是南县金之香稻虾米核心基地。一望无际的稻虾田映入眼帘,田间的机耕道、绿化整齐划一。在片区新流转的田地里,工人们忙着启动稻虾养殖池、涵闸、电排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稻虾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为一体的农业产业示范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我镇农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好机会。”2月14日,南县三仙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凯一大早便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感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妩娟这样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按照建设和美乡村要求,不断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把资阳的乡村建设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连日来,全市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行业,抢抓春耕前的黄金时期,铆足劲赶订单,全力保障农机产品市场供应,助力春耕备耕。

2月13日,10套由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育秧播种流水线成套设备,从资阳区发往江西、湖北和省内等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公司总经理龚明告诉记者,公司将认真组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加快引进推广智慧农机,实施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生产更多适用丘陵山区的智能农机,让“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新型产业迎来机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没想到这次的中央一号文件里面,居然还有预制菜的相关内容。我们作为专业的预制菜加工企业,看到了新机遇。”2月14日,赫山区世林食品负责人陈世林欣喜地告诉记者,他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尤为关注。

陈世林表示,将深刻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按照2022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胸有大局,稳稳端牢中国粮;心有所系,做优一桌湖南饭”要求,在全国全面推动“千城万店”的战略布局,尽可能多地把湖南的优质农产品,变成全国消费餐桌上的美味,既助力乡村振兴,又促进消费升级。将赫山兰溪大米、桃江竹笋、南县小龙虾等我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益字号农产品导入定制菜产业链,助推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中央一号文件里面说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我觉得以后乡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南县宏旺泡沫包装公司青年员工艾亚说。2015年,艾亚抱着建设家乡的想法,选择回南洲镇就业。她认为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家乡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速,也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涌现出来,和她一样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包括9个部分33条,主题可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后,中央发布的第一份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乡村振兴。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依然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底线任务之一。

记者关注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单列为一个专门的部分进行部署,并提出具体措施,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方面。同时,一号文件在提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的同时,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夏训武 夏园园 甘果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