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利基础 提升抗灾能力

——我市秋冬春水利建设现场速写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1-12 09:16 浏览量:699
字体: 小 大

南县育乐垸涝区项目三仙湖镇下柴市电排正在维修改建中。李迎主摄

2022—2023年我市秋冬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完成投资32.03亿元,建设工程133个,聚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补齐防洪减灾短板,提升抗旱能力水平,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抓好河湖生态等五大任务。目前,我市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朝着年度目标任务冲刺,湖区、山区到处是热闹的施工场面。近日,记者走进多处项目现场,感受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赫山区 项目建设提质加速

进入秋冬季节以来,赫山区牢牢抓住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利用农闲季节河湖水位低、天气晴好等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毁工程设施进行维修加固,对老旧设施进行重建提升。

在岳家桥镇长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场,10余名工人在挖掘机的配合下,对水库坝体进行护坡施工。为提高水库的防洪、灌溉能力。今年,赫山区水利部门投入资金300万元,将长塘水库纳入2022年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加固及防渗、溢洪设施加固改造和输水设施加固改造。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0%。“工程完工后,可彻底根除水库多年来积累的病险问题,有效解决周边近千亩农田灌溉问题,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综合效益。”赫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何庆辉介绍。目前,赫山区1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

据了解,2022年,赫山区计划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77亿元,其中水利专项3.82亿元,整合涉农涉水项目0.95亿元,所有资金将用于烂泥湖重点垸堤防加固、烂泥湖涝区(赫山片)近期重点工程二期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水库维修养护、水库雨水情测报与大坝安全监测、小水源供水能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20个项目,全面补齐在今年大旱中暴露出的薄弱短板,为来年的春耕生产用水、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夯实基础,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源源活水”。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总体进度达到85%,其中9个项目已完工。

沅江市 靠前监督保驾护航

“总装机容量440千瓦,总装机流量每秒5.2立方米,有了这个抗旱泵站,明年再也不担心干旱了,乡亲们种田更有信心!”2022年12月29日,看着正在修建的抗旱泵站,沅江市共华镇蒿白村村民陈凯兵笑容满面。

正值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沅江市注重提升抗旱能力,建设思路从“治涝为主”向“抗旱防涝并举”转变。目前,沅江市新建抗旱泵站两处,总容量880千瓦,工程量已完成80%;沅江市8个乡镇抗旱修复工程已全面完工;山丘区的200口山塘已完成清淤、塘坝整修加固,可增加蓄水量70万立方米;各镇、街道积极自筹资金,疏浚渠道611.56公里,维修涵闸286处,维修农饮工程43处,已完成85%的建设任务。建设过程中,沅江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靠前监督,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明察暗访,建立整治问题清单,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2022年,沅江市纪委监委对河长制、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湖泊管理等工作,共开展督查28次,发现问题15个,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南县 打造水利样板工程

1月10日,在南县茅草街镇永利渠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各种施工机械机声隆隆,数十台运输车往来进出,30多名工人相互协作,加紧进行水利作业,干劲十足。永利渠全长12千米,是茅草街镇长春村、新尚村、八百弓村、庆丰村的主要水源渠道。“以前因为排灌沟渠不通畅,每年要花费大量人工和资金用于清淤扫障。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升抗旱排渍能力。”茅草街镇镇长徐文超介绍,此项目总投资720万元,涉及4个行政村,计划改造渠道8.2千米,有效辐射农田1万余亩,力争打造成南县冬修水利的样板工程。

记者在茅草街镇数万亩产粮区看到,通过近年的基础设施投入,随处可见“路连渠、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喜人场景。镇党委书记刘锋表示,永利渠提质后,将大大改善农田灌溉状况,大幅度提升灌溉面积,同时也能让沿线居民出行更便捷。

12月26日,在厂窖镇西洲村下新码头电排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对水闸周边的地基进行边坡开挖作业,施工人员们正在对设备进行整修更换,一派冬修水利的繁忙景象。据了解,此次下新码头电排改造工程将对机组、控制柜等进行更换,改造完成后,将大力提升厂窖镇水利基础条件。

在厂窖镇城南村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养殖池实施护坡硬化,320亩养殖池经过改造后,将进一步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和回收利用,全面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缓解水产养殖业面临的资源压力与环保压力。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09万元,预计2023年春节前完工。

安化县 水利建设热火朝天

1月7日,安化县乐安镇游溪坑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施工场景。该项目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定位钻孔、黏土固化剂灌浆、帷幕灌浆、外坡整修等工程。这是安化县抢抓秋冬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期,提速推进一批强基础、利长远水利项目的缩影。

安化县是山区水利大县,蓄水工程建设多,现有167座中小型水库,基本具备解决山区农田灌溉和饮水问题的能力。县水利局统筹协调,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该局通过积极对接汇报,加强立项争资,多渠道落实项目资金,出台《安化县2022-2023年秋冬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投入建设资金4.68亿元,布局工程任务19个,实行一单四制(任务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确保3个月完成中央及省级投资项目建设任务。18个开工建设项目中有10个项目顺利完工,完成产值3.36亿元。建设过程中,各项目工地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工期,先后投入劳动工日50.2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5.56万个,推进农村饮水工程、水库安全运行、水工程修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水源建设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目前,新增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5万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夏训武 郭轩 滕余心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