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市残联坚持“两个体系”建设主线,务实进取、改革创新、倾情聚力,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宣传、文体、组织建设等工作,用心用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谱写益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温暖答卷。
多举措 有爱无碍提幸福指数
“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自己穿衣洗漱,对陌生人的交流也不排斥了。”说起孩子康复训练后的变化,婷婷的母亲满含热泪。6岁的婷婷患有孤独症,认知能力发育受限,拒绝陌生人的交流与身体接触,对妈妈的依赖很高,生活自理能力差。经过康复救助,如今婷婷已经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生活步入正轨。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近年来,我市建立了17家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6个辅助器具适配展示厅、124家村(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康复触角延伸到村(社区)、残疾人家庭。累计救助0-6岁残疾儿童4431人次,实施假肢安装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90763人次,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帮助12568名残疾人重见光明,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
全市建成托养机构14家,为7000余人次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2021年,市残联获评民生实事项目省、市先进单位,今年还承办了省残疾人托养服务党建助残工作交流会,全面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社会化进程。“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残联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谈到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时,受益对象周国贵言语里满是感激。
五年来,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省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累计建成无障碍人行道400公里,完成残疾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无障碍改造5000户,新建居住小区建筑无障碍率达100%,创建省级无障碍示范社区4个。
2021年承办全国"十四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部署推进现场会,益阳经验走出湖南走向全国。随着市残联领办的民生实事项目逐步推进,无障碍设施让益阳残疾人居家、出行更加便利,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拓渠道 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市残联帮我申请了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小店经营步入正轨,我非常感恩珍惜现有的一切。”残疾女孩莫小玲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打开智障残疾人“就业难”的突破口,市残联与相关部门合力,不断扩宽益阳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五年间,全市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29场,免费培训残疾人10384名,新增灵活就业残疾人4576人;开展“点亮万家灯火”托底帮扶残疾人就业行动,投入403万元帮扶55家涉残企业,投入947.3万元,扶持创业残疾人977名;打造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和阳光助残基地56家,实现2016名残疾人就业。
五年来,为残疾人筑牢各项服务保障,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52.93万人次、992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02.25万人次、19315.39万元。扎实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帮助3万余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落实落细各项惠残政策,不断提升残疾人群生活质量,市残联被评为“2016-2020年益阳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创佳绩 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益阳残疾人运动员在各项大赛中屡创佳绩,共获金牌87枚、银牌51枚、铜牌41枚。其中,2020年东京残奥会获得3金,金牌数排名全省各市州第一;2021年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获得6金1银,金牌数排名全省各市州第三;2022年省第十一届残运会夺得39金28银16铜,获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四名。
在大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中,桃江县的田径运动员文晓燕独揽东京残奥会3金,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成为此次残奥会我省夺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她还当选亚洲残奥委2021年“最佳女运动员”,是当年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女运动员,并担任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手。
过去五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后,全市残联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让残疾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