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晚上,看不到太多景色,但我感受到了益阳人民的热情。”7月30日晚,经长途跋涉抵达益阳的鲍坚,虽略感疲惫,但在感受到益阳文学爱好者火一样的热情后,心情大好。他一到入住酒店,没有片刻休息,就接受了记者专访。
鲍坚是福建省永泰县人,曾在福州工作,后调至北京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二十多年。现为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代表作有《庙堂之上》《俯仰之间》《正是看花时节》等。其中长篇小说《俯仰之间》,聚焦党的十八大后的公务员群体,立足新时期新形势,深度揭示新政治生态下公务员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深受读者喜爱。“这部作品里有我的亲身经历,也结合了我的深入思考。”鲍坚认为,文学作品,虚构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虚构,能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矛盾、情节融为一体。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虚构与现实的关系,既把小说写得精彩,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享受;又引发人们思考,启迪人的心灵。当问到下一个作品的创作计划时,鲍坚表示,目前有两部作品在构思过程中。但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写作比较随性,几乎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只是在想写的时候才写,因此有时一个作品的构思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若干年。“我到过湖南很多地方,感觉跟我的家乡很像,山美水美。因来的时候是夜晚,没能领略到益阳的景色之美,但我很期待明天,举目望去一片青山绿水。”谈到此次益阳之行,鲍坚满怀期待,他表示,十几岁时,自己就读过《山乡巨变》,由此关注到了周立波先生的其他几部作品,这些作品读来都特别亲切,带来了启迪、思考和振奋。鲍坚说:“山乡是文学之源,文学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的历史使命。这一次大家来到益阳,一定能在原有基础上,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采访最后,鲍坚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深情寄语益阳文学创作者。“益阳有非常独特的文学资源,那么,益阳的作家们有没有自信、有没有志气,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周立波?”提问之后,他又坚定地回答:“我相信是有的!”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