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工会组织只服务城镇?
今天,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一个个市级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学技术、奔富路;一项项围绕现代高效、绿色智慧农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的砌筑工、收割机操作员等农业行业劳动竞赛,在田间地头如火如荼;一支支劳模志愿帮扶服务队伍深入高山平湖,送岗位、送技术、送培训、送关怀,换着“花样”激励带动广大群众勤奋劳动,为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帮扶……
如何紧扣中心大局,展现工会组织积极作为,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益阳凝聚职工力量?全市工会系统创新思路、积极践行,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扛起工会担当,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谱写成新征程上实现新山乡巨变的澎湃乐章。
拓展“朋友圈” 服务“新粉丝”
“娘家”,是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孟对市总工会的昵称。同他一样,我市67名“三高四新”关联企业高端人才和一大批在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就职的高层次人才,都亲切地把市总工会当成了“娘家”。
赢得这样称谓,市总工会倍感珍惜。“这是近两年来我们围绕实现‘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发挥工会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工作职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会氛围取得的成绩。以走心的活动拉近与高端人才的距离,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现在这群来自企业的‘新粉丝’已壮大到106人。”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从帮助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到满足大家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市总工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统筹协调、研究落实各项工作,将更精准、更及时的服务覆盖这一群体。”
无论是“头脑风暴”座谈会、“走进益阳·发展行·人文行”活动,还是技术交流、交友联谊、趣味运动会、疗养休养等系列活动,“粉丝”们都深切感受到了“娘家人”的用心、用情。湖南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建明坦言,大家在积极主动参与工会活动、享受工会服务中,拥有了“身在益乡为益人”的满满的归属感。
田间树品牌 营造“工”信力
2021年4月,桃江县松木塘镇龙塘村被确定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市总工会作为驻点帮扶后盾单位,因势利导,发挥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工人先锋号等方面优势,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交流,努力使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劳模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农民工示范基地;新建的农村示范书屋成为山乡美景;名医组团带队进村义诊,送医赠药;50多名劳模深入农村举办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创业引领等常态化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倡导文明乡风……工会组织在产业、就业、技术、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面精准发力,劳模精神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熠熠闪光。
全市各级工会还以“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为抓手,围绕我市“131千亿级产业”布局,采用“课堂式”与“田间式”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并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组织农民工进行订单定岗培训,把培训引入企业车间,培养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掌握一技之长的新时代技能型农民工。528名农民工学会了稻虾养殖、茶叶加工等农村新型产业实用技术;320名掌握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的农民工,实现居家转型,投身特色农业产业致富。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全市企业家劳模创办企业吸纳乡村劳动力达6万多人。
竞赛激活力 建功更有为
劳动竞赛是成长的平台、成才的舞台、成功的擂台,更是我市造就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重要抓手。
举办200多场竞赛,736家企业参加,54万人次参与。这是全市工会系统近两年来开展各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数据。
在“助力‘十四五’·建设新高地”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中,获评省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1个、先进个人6人、先进班组2个;联合承办我市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组队参加省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4项赛事均进入团体前八,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赛项获团体第一名;2021年获评全国、省级“五一”系列先进17人次……一项项成绩和荣誉,是工会组织深化改革、集合优势资源、突破固有制度模式,让各行各业优秀从业者脱颖而出,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竞技提升、成才成业的有力体现。“工会的根基在职工,血脉在职工,力量在职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张友良说,“坚持高质量建功立业,必须组织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聚焦全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行业和新经济领域,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主题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并以此为载体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走深走实。”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