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洞庭,桃李竞新颜。2月28日,益阳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名单公布,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周志宏名列其中。3月21日,记者走进益阳医专,围绕“领军人才如何领军”的话题,与周志宏展开了一场对话。
十年磨一剑 领军强骨科
记者:周校长,您好。也许我更应该称您周博士——您是益阳市引进的第一个医学博士。
周志宏:那还是2006年的事了,一晃就是15年多了。
记者:从益阳引进的首位医学博士,到跻身我市首批高层次人才,是15年时光的拼搏与积淀。
周志宏:个人的努力微不足道,算是苔花之光吧。我更愿意把这个头衔,看作是组织的培养与正向激励,是提振我们“闯创干”精气神、激发我们更努力为益阳发展奉献力量的一种领导艺术。
记者:在益阳医卫界,有一种评价,说您是带出了益阳最强骨科团队的领军者。您能介绍一下您前些年在益阳市中心医院是怎么领军建设骨科团队的吗?
周志宏:那也算是十年磨一剑吧。投身益阳市中心医院的骨科团队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到2010年,我博士毕业后,在市中心医院骨科任职。这个阶段我所做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创新,实践。引进和创新了一大批骨科高新技术,将一些前沿理念带给大家;每年参与手术超过200台,做了不少高难度手术。
记者:那第二个阶段,就是在调离医院到益阳医专工作6年后,重回市中心医院工作的阶段。
周志宏:是的。2010年,我调益阳医专工作,直到2016年,组织上安排我回到市中心医院,担任副院长。这个阶段,我主要做了一些提升骨科的谋划工作。主导编制了全院首个科室发展“十三五”规划,布局创伤、关节与运动医学、脊柱、手足显微四个亚专科建设,构建多个医、研、教一体的学科发展平台,培育良好的学科文化。同时,制定培养名医、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等计划,持续优化团队结构……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了骨科团队的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科室业务收入和手术病人(台次)较2016年倍增,团队成员获得的新技术奖励、申报的专利、主持的科研课题、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等均远超“十三五”规划目标,市中心医院骨科也成功跻身省内第一方阵。
记者: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骨科也是您曾经带过的团队,手足外科和脊柱外科都是市级重点专科,在业内口碑很好。
周志宏:在益阳医专工作的6年间,我主要在附属医院工作,骨科团队建设也确实倾注了心血。期间,我牵头发起成立了益阳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等。我们不到4年就将手足显微外科做成了益阳最好的亚专科,完成了许多复杂的三、四类手术。
记者:您去年重回学校以后,将安化县大福镇的肖山愚骨科团队引进附属医院,据说这一举措在业内反响很大。
周志宏:的确,肖山愚老先生是“肖氏正骨”第六代传承人,尤为擅长中医治疗骨伤骨痛。在安化从医五十年,为数万患者解除病痛,可以说是享誉三湘。这次我们能邀请老先生入驻,是附属医院骨科团队实力的证明。
记者:听您这么说,附属医院骨科的未来很值得期待。
周志宏:学校附属医院的骨科发展已经有40多年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医院的前身——益阳卫校附属医院就已经开始为骨科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些年,医专附属医院一直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名”战略——建名科、树名人、创名院,骨科就是排头兵。骨科是我的立身专业,对于骨科建设,我有些心得,也很有信心。
塑造新风骨 建设新医专
记者:我记得您是去年4月调任益阳医专校长的。从业内公认的益阳最强骨科团队领军人,到益阳唯一一所医学高等院校校长,同样的领军,二者还是有很大不同吧?
周志宏:当然有些不同,攻守无定式吧,带不同的队伍,具体方式肯定要有变化,以更有针对性。但是,领军有常道。我一直认为,带队伍,重在文化引领、铸魂塑形,这一点,是相通的,是应该坚守的。我想,塑造新风骨,应该成为建设新医专的根本方向。
记者:所以您把领军的重点放在文化建设、文化引领上,是吗?
周志宏:是的。这也是我们班子的集体意志,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就明确了建设医专特质文化体系——以求同存异为核心的家园文化,以优劳优得为核心的绩效文化,以制度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文化,以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围绕这四种特质文化的建设,我们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减惯性、去惰性、提血性”解放思想先导行动,同时,全面加强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让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制度、机制在支撑,有各种文化培育活动在催生。
记者:以文化人,很不容易,需要一个务实设计、扎实推进的过程。
周志宏:同频就能共振,我感觉,益阳医专人心里,其实原本有这些文化基因,只要我们一点一滴去引领,就能聚合起来。以绩效文化建设来说吧,去年以来,我们出台或修订教学奖励、科研奖励、创新创优奖励等一系列办法,有的教师一年教学奖励性绩效拿到了10万元以上,有的教师科研奖励性绩效拿到了近9万元。我们还用一些仪式感很强的方式去表彰他们、宣传他们,通过他们来引领大家,就激发了比学赶超的活力,形成了优劳优得的绩效文化氛围。
记者:带教职员工队伍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激发他们的活力,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带好另一支队伍——万多名青春学子,是这么个逻辑吧?带学生这支队伍,也是靠医专特质文化吗?
周志宏:道相通,术有异;道应守,术可变。文化引领、铸魂塑形,这个根本方法不要变,但具体的方式,要针对不同对象而变化。带学生,我们的重点放在推进“三全育人”上。近年来,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这些机制,正在一步步完善,一点点激活。比如说,2021年,我们就有581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吉首大学、湘南学院、长沙医学院等10所本科院校;大专生护考通过率再创新高,达到98.71%。
锚定“双高校” 剑指“升本”路
记者:不断在向上,始终在向前,这是益阳医专给我的感觉。这种向上向前,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军目标应该也很明确吧。
周志宏:当然,领军之要,在于有共同愿景去引领。我们通过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直至2035年的共同愿景——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加强,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成熟定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建成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
记者: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但我觉得,领军目标的具体指向性越强,越有利于聚合大家的力量去聚焦攻击。
周志宏:你说的是核心目标。核心目标方面,我们也很明确。去年,省教育厅出台了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出了“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我们据此明确了自加压力的核心目标,即全力以赴加强内涵建设,争创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对标本科办学条件,争取用5到10年时间实现本科办学目标。我们的核心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锚定“双高校”,剑指“升本”路。
记者:有美好愿景为引领,益阳医专一定能够走向更远的远方。
周志宏:事在人为。建设一支能够围绕美好愿景而团队冲锋的人才队伍,极为关键。我们提出,人才队伍建设,要有立足长远发力、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在一年多前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措施的基础上,去年底,我们又制定了一个“全员淬火计划”,准备采取校内培训、上挂外派、嵌入学习、校企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全员进行全方位轮训。同时,也正在制定学校的领军人才计划,将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内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有了人才,就有了事业提速的根本,但是,人才也还需要有好的机制去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效应。这方面,您肯定也有充分的考量吧?
周志宏:激发内生动力,要靠改革。我们在这方面力度也很大,同时有三大方面的改革在全面推进,一是治理体系改革,二是教育教学改革,三是附属医院改革。每一个大的方面,都明确了一系列任务,都采取定期调度等方式在强力推进,比如,去年我们出台了细化的目标管理办法,启动了全员目标管理,最近我们完成了首次目标管理考核,以指标说话,以业绩排名,给大家以目标导向,在全校触动很大。目前,三大改革均已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一般来说,一些创建工作,都会有自己的指标体系,锚定“双高校”,剑指“升本”路,也会有自己的指标体系吧?
周志宏:是的。我说了我们是敢于自加压力才提出这两个目标的,目前,我们距离既有指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正视差距,我们在全校提出“指标为王”,明确以“提质培优”为抓手,全面对标“双高校”和“本科办学”指标体系,聚力聚焦抓指标。我们将这些指标“倒排工期式”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主要激励方向,全面加大了抓指标、上指标的推进力度。
记者:相关指标是否有了明显的进展呢?
周志宏:抓住核心,聚焦攻击,补齐短板,带动全盘,这也是我们班子的领军方法论。聚力聚焦去抓,效果就是不一样。去年以来,我们就有很多指标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如首次承办“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健康与社会照护技能赛项;师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实现了一等奖“零”的突破,获得了7个一等奖;我们还获批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院校,是全省唯一一所上榜的医学院校;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中,学校首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已成功申报湖南省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集团及医教协同项目,正积极筹建临床医学职教指导委员会。
记者:与您一番交谈后,我对益阳医专的现在以及未来,有一种感受,与季节十分吻合——春花烂漫向阳开。
周志宏:谢谢你的鼓励。情注益阳医专,奔向美好未来,纵千百难关,我们一个个越,虽千里万里,我们一步步走,这个姿态,是全体益阳医专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