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1年,我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这一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7,在全省排名第6位,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第1位;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87.4%、36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在全省均排第1位;这一年我市33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88%,大通湖断面总磷浓度持续下降,达到Ⅳ类水质,获评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一年,我市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石煤矿山修复取得实效,“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入选2021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天蓝水碧,民之所盼;环境优良,民之所愿。2021年,我市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深化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狠抓环保督察整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晒蓝天成为常态
“现在益阳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好哒,最明显的佐证就是微信朋友圈。以前朋友圈都是些晒幸福、晒美食的图片,现在晒益阳蓝天、美景的越来越多。”市民黄先生高兴地说。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与我市持续大力推进的蓝天保卫战息息相关。2021年,我市突出重点,狠抓短板,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先后出台《益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改善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益阳市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实施周例会、月通报、季点评,完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和分析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去年,我市还持续推进中心城区29个餐饮集中区域油烟治理、40条主次干道降尘控尘、28条重点道路交通疏导、5处汽修门店集中区的VOCs防控治理、5处“散乱污”涉气企业集中区的整治、4处待开发区域的禁燃禁烧、36个进城社会道口硬化等8个方面重点任务整治,有效改善了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去年,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市)环境质量实行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对特护期未达到考核要求的资阳区、赫山区、南县分别予以1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罚款,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专门约谈相关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还群众水清岸绿
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指导,我市多措并举、势大力沉打好碧水保卫战。
2021年,我市完成了88个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17个乡镇级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工业园区环境管理,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均已编制《生态环境管理自评估报告》。对38家企业、11家尾矿库开展企业自查和监测。为强化重点流域监管和治理,印发《益阳市2021年不达标断面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1年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等,通过精准治污、集中攻坚,确保不达标断面水质取得明显改善,大通湖流域治理获得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2021年,12个项目进入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让群众吃住安心
为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我市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继续抓好资江流域锑污染整治,共排查企业59家,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指导涉锑企业废水实行超低排放。先后开展了两轮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排查企业126家,目前我市无新增涉镉等重金属污染企业。为强化石煤矿山整治的后续监测管理,我市进一步加强维护管理单位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石煤矿山修复实效。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指导和规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消除或降低隐患。督促4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报告编制。桃江县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中被通报环境质量明显变好,获奖励资金2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