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振兴为抓手 全力推进城乡融合

熊炜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1-11-24 10:1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历史地位十分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从历史经验中汲取了前行的动力、明确了奋斗方向,引起了强烈共鸣。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做好益阳各项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聚力“五个益阳”建设。

益阳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益阳是农业大市,城镇化率目前还只达到50.43%,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农村的资金、劳动力等向城区和其他城市转移,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经济发展滞后,制约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城乡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以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反哺城乡融合发展。

一要不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以全域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科学把握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和要素配置的关系,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战略规划对接。加速推进“一核一圈两翼”新型城镇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更高质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新型城镇发展水平。

二要实现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实施品牌引领,突出重点、扶强扶优,着力打造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企业知名品牌。健全省、市、县共建共享机制,重点培育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桃江竹笋、资阳休闲熟食、沅江芦笋芦菇、大通湖蟹、益阳原菜区域公用品牌。加快三产融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围绕打造粮食、蔬菜、水果、旅游、茶叶、水产、中药材、竹木等十大产业链,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强化科技支撑,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及优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构建科技育苗、特色农作物种植、加工高效绿色全产业链。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系统培育优势品种,树立中医药健康品牌。

三要推进农村农民经济富足。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3年,全市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80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村居民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3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500家,创建120家省级、135家市级、230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加快完善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融合发展方式,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通过盘活资产、挖掘资源、借助外力、发展特色和能人带动等途径,拓宽发展门路,大力推广资源经济、物业经济、产业经济、服务经济、旅游经济等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要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和弘扬地区特色传统文化,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建强公共文化阵地,用好管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好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注重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重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引导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等评选活动。大力宣扬淳厚民风民俗,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买码赌博、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加快农村推行殡葬改革。

五要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个一”工程成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纵深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洁”行动,扎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认真抓好排污口清理整治,坚决完成禁捕退捕任务。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实现村容村貌“大变身”,并以此带动生态产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兴起。

(作者系中共益阳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作者: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