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广播体操‘雏鹰起飞’;收取晚稻、干柴;放学后辅导后进生……”5月29日,桃江县武潭镇八一小学校长何锋向记者分享他22年前的班主任笔记。任教以来,他的工作资料已装满3个大箱子,内有荣誉证书100余份,记录了他对教育的挚爱。
19岁时,何锋来到即将撤并的基固庙完小,刚报完到,只见一名年轻女教师红着眼圈卷铺盖离开。直到深夜,何锋才明白女教师舍下“铁饭碗”的缘由。学校在半山坡,屋顶由晒垫顶替,除了风声、动物声,再无其他。飘摇的树影在墙上晃动,突如其来的猫头鹰嘶鸣让人脊背发凉。“阴森,睡不安稳。”这是何锋独自住校的最大感受,他回忆道,“那时候很懵懂,根本没考虑待遇和前途。和孩子朝夕相处,有家人般的亲切温暖。”
当时,何锋带的六年级班仅有19人,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艰苦的环境里,何锋带着孩子们在学校周边踏青,在山野田间上作文课。下课时,比赛爬云梯、跳双杠、丢沙包。劳动季,一起捡稻穗、打柴火、摘野果。何锋成了学生眼中的大哥哥,他欣慰地说:“当时根本不用考虑管理的问题,道理老师只要讲一遍,学生就会记在心里。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带着孩子运动,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工作间隙,孩子捧来一个蒿子粑粑、摘一串新鲜枇杷……这些“小确幸”成了何锋心底最柔和的光芒。23年来,他一直深耕农村教育,看到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成绩落后,他用爱为孩子点一盏心灯。
早在2012年,何锋参加同事薛鹏开展的农村小学创建家园式学校课题研究,获全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为期3年的课题研究时间里,课题组通过家访、谈心、座谈、发问卷,全面摸清全校430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提出“建温馨校园,当温心教师,做温情同学”的德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的新家,让教师当好代理家长,让同学成为留守儿童的兄弟姐妹。
为让设想落地,课题组推出了优化宿舍硬件、温馨文化建设、激励教育、学生“认亲”等8项细化措施。建成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劳技室、图书阅览室。利用知心信箱、温心之声广播室、山里红文学社等平台,加强师生交流交心。开通爱心电话,学生可定期联系家长。组织留守儿童“认亲”,开展“小亲友”联谊。师生同席同标准就餐。对家庭困难学子,由学校统筹、爱心人士捐款,为其减免生活费……
何锋说,经过11年的温馨校园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当好代理家长成了学校的好传统。六年级的薛同学家庭无经济来源,班主任汪卫平老师帮忙买衣服、文具,和她谈心。学校获悉情况后,发动党员捐款、慰问,为她免除了毕业前的生活费。
2020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如何让留守儿童体会劳动之乐,如何用劳动促进德育,成了何锋的新课题。“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当年9月,学校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短短一周,一块杂草丛生、土壤板结的荒地,在师生的汗水浇灌下,变成横平竖直的菜地。每个班级认领菜地,孩子自带菜苗,师生体验着翻土、播种、除草、除虫、施肥、收获的全过程,有了“一块巴掌大的土地种4种菜”“带一包干牛粪当肥料”等趣闻。随着菜园吐出新绿,孩子们沉浸式了解蔬菜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菜园成了孩子的乐园,菜地里找不到一根杂草。
六年级留守儿童薛同学自豪地说:“最累的是翻土,但看着自己种的辣椒、茄子结果,心里非常有成就感。在劳动中,我还交了很多好朋友。”
目前,八一小学已开辟菜土40块,种植蔬菜15种;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有劳动教师12名。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广受孩子喜欢,光盘行动、无声食堂收效显著。秋天,学校将举办丰收节,邀请家长品尝孩子的劳动成果。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何锋告诉记者:“每一年的工作心境都不同,以前只会盯着问题解决问题,现在关注的是人,除了课本知识,德育、师爱、劳动教育更像一盏心灯,让孩子们以后走得更坚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