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8时,沿着资江风貌带向东走,只见资江河益阳城区段停泊着一艘趸船,这艘趸船看似普通,却是一个雷锋式家庭的住所。男主人叫李国庆,是益阳水文局一名普通职工;女主人叫段意花,是李国庆的妻子,是益阳水文局的一名临时工。
家里简陋的摆设说明主人生活的清贫与俭朴,然而,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两个人,却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在湍急的河流中,救起了数十个人,将几十条濒临死亡的生命高高举起。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救命夫妻”,将他们那简朴不起眼的家称为“救命人家”。
一艘趸船守护一方平安
“我小时候就是在水边长大的。”回想起自己和水、船的结缘,李国庆笑着告诉记者,清瘦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善良与真诚。父亲是水文战线的一名老职工,朴实本分,热情善良,母亲和父亲一样,他们乐于助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1980年,李国庆走上了水文岗位。1985年,经同事介绍和当地姑娘段意花相识并结为夫妻。也许是缘分使然,段意花同样有一副热心肠,助人为乐好像就是生长在骨子里的。后来因为工作的安排,李国庆把家安在了趸船上,这一住就是23年。只不过,趸船也从最初用铁皮和帆布包围的水泥船换成了如今的这一艘带舱的轮船。
由于长期生活在趸船上,李国庆夫妇练就了一身骄人的水上功夫,每当听到落水者的呼救,都会迅速跳入水中,将下沉的生命高高举起,在他们看来,快一秒落水者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光通水性还不行啊,很多时候救援来不及思考,身边也没有工具,就算将人救上来,还要懂得如何急救。”回想以往救人的时刻,李国庆的眉头紧蹙,溺水后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到6分钟,将溺水人员救上岸以后,如何实施急救也至关重要,所以自学溺水急救知识便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我也记不清一共救了多少人,得有五十几人吧。”说起拯救溺水者的经过,一旁的段意花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除了救人,他们还会帮溺水者做心理疏导。被救的人员中,有害怕父母知道自己戏水差点出事故不敢回家的儿童,也有出现家庭纠纷寻短见的成人,他们都会一一进行安慰,并且把他们安全送回家。“好不容易救上来的,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再一次寻短见,真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珍爱生命,好好生活。”此时的段意花声音略带哽咽。
即使有的被救之人悄无声息地走掉,没半句感激之言,也丝毫没动摇过他们救人的初衷。用李国庆的话来说,救人就是救人,没有别的。不图名不图利,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热情、善良和胆识,将一个个溺水濒临死亡的生命拯救回来,这本身对李国庆和段意花来说就是最大的慰藉了。
永远走在助人为乐的路上
12月23日11时,记者来到栖霞路会龙山街道南站社区即将挂牌的段意花工作室,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摆放段意花这些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不久工作室将成立,既能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还能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南站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段意花除了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事迹,弘扬正能量,还协助学校开展防溺水工作。放学时段和节假日,她和丈夫都会开船在江面巡逻,对私自下水的孩童进行劝阻。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段意花提出建议——在资江风貌带重要地段和部分醒目位置增设防溺水标志。“生命之舟”“资江边救命人家”等事迹早已在益阳家喻户晓。2013年,李国庆把省政府奖给妻子段意花的3万元见义勇为奖金,全部捐献给了身患癌症的亲戚治病。他们还常年默默无闻地帮助一位身患重病、生活困难又收养了一个痴呆儿子的老人,定期为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
疫情防控期间,李国庆主动报名参加社区疫情防控,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协助社区派发防疫物资,对小区楼道进行消毒,这一干就是30天,风雨无阻。“多年来,我一直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与丈夫救助轻生、意外溺水人员,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彰表扬。荣誉的取得与党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让我觉得更应该投入党的怀抱。请组织继续教育培养考验!”去年3月1日,段意花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了这句话。她告诉记者,丈夫是共产党员,自己也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