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桃江县桃花江镇太平路,两排落叶的法国梧桐略显高冷,却别有一番韵味,远远望去,恰似一幅天然的剪纸艺术作品。肖国新和会员们的剪纸工作室便坐落于此。12月下旬,记者来到剪纸工作室,一面面鲜艳的国旗、国徽和满墙悬挂的剪纸艺术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曾服役于原广州军区某部“硬骨头”六连的肖国新,虽已古稀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退休11年来,他和会员们共同创作了1000余幅剪纸艺术作品。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剪纸展馆里,有廉政文化、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民俗剪纸、非遗传承等不同主题,作品既有饱含乡土气息的传统剪纸,又有反映当下生活的现代剪纸,展现着桃江历史民俗和民情风貌。
“在市第二届剪纸艺术展上,我们协会有两幅作品获金奖。”谈及每一幅作品,肖国新心中满是自豪,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保护非遗》曾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官网展示,《百年辉煌》曾在湖南省非遗中心展览。在湖南省“剪映百年 薪火相传”征集的100幅作品中,桃江剪纸协会就有8幅入选,协会是湖南省唯一一个被省文化馆、省非遗中心评为最佳组织的单位。
成绩不菲,但肖国新与剪纸结缘却是在他临近退休时。当时他发现桃花江的剪纸已基本失传,传统喜字基本被工业品替代。为此,他走访了全县10多个乡镇,拜访了10多名民间老艺人,为挽救桃花江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次向政府递交报告。在他的努力下,梳理总结出了马迹塘镇的“灯花”、大栗港镇的“绣花”、三堂街镇的“影花”和修山镇的“伞花”等剪纸技艺。
如今,剪纸协会已从最初的两人发展到60余人,其中国家级剪纸会员11人、省级16人、市级21人。肖国新经常带领协会会员开展非遗剪纸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让剪纸这项传统文化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鹏翔 李胜财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