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 携爱而行

——记市级文明家庭王赛萍家庭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11-09 10:01 浏览量:
字体:

11月6日傍晚,益阳高新区朝阳街道梓山湖社区王赛萍家里,“锅碗瓢盆交响曲”正在上演,她和丈夫刘劲松配合默契,半个小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做好了。

眼前的刘劲松动作麻利,让人根本想象不到,19年前,他还躺在病床上,近乎植物人状态。是妻子的不离不弃,唤醒了沉睡的他,然后又一点点帮他重新掌握生活技能,身体渐渐恢复并实现自理,重新融入社会……

真情守望,植物人丈夫醒过来了

2003年12月,刘劲松出了严重车祸,脑干损伤,全身多脏器受伤,多处骨折。“你要有心理准备,即使人救过来了,也可能是植物人……”“有他在,家就在。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请一定救救他,他还年轻,儿子才一岁多。”王赛萍一次次恳求医生。手术很成功,命是捡回来了,可丈夫就像睡着了一样,对外界没有任何回应。

心很疼,可王赛萍不断给自己打气:“经常看到有植物人苏醒的报道,奇迹也许会发生在他身上。”她精心护理,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给丈夫按摩、拍背、翻身,经常累得一身酸痛,可从不言苦。

她希望通过言语刺激唤醒丈夫,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述着夫妻俩相处的那些甜蜜温馨的时刻;她还录下儿子稚嫩的声音,反复在丈夫耳边播放。

惊喜来得不算太迟,3个多月后,王赛萍在病房里给丈夫讲故事时,丈夫的手突然动了,他真的醒过来了。

不懈努力,帮着丈夫找回自我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醒过来的刘劲松像换了个人,不会说话,也失去了记忆。“你若生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王赛萍信念坚定,要尽可能让丈夫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重新融入社会。

她买来图文识字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买来唐诗磁带,一遍遍放给他听。受伤后,丈夫情绪很不稳定,时不时会做出一些伤害她的举动。她背对丈夫擦干泪水,回过头来,又是一脸笑容:“只要他能好转过来,再多的苦和累,我也不怕。”

为了全身心照顾丈夫,王赛萍狠下心来,把年幼的儿子送到乡下姐姐家寄养。

刘劲松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情况逐步好转,她又狠下心来,让他拄着拐杖学走路。丈夫右侧近乎瘫痪,使不上力气,重量全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即使陪他走完医院不长的走廊,一趟下来也需要四五十分钟。

从医院回家后,王赛萍特意给丈夫买了台多功能健身器材。家住楼上,没有电梯,她背着丈夫到小区锻炼,上楼下楼,累得气喘吁吁。她指着来来往往的人,告诉丈夫他们叫什么名字,与他有着怎样的交集,一点点唤回他的记忆。

一切向好,慢慢地,丈夫可以自己走路了,可以独立上厕所了,更让人高兴的是,记忆、神智、语言功能也在逐步恢复。“这些年,你辛苦了!”那天晚上,丈夫轻轻揽住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她泪如雨下。

心怀感恩,活出人生最精彩的模样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王赛萍和婆婆却情同母女。“婆婆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我们应该尊敬她。”婆媳俩周末一起去买菜,逛超市,关系十分和谐。“我身上穿的这些衣服,都是媳妇买的,她知冷知热,特别心疼人。”婆婆笑着说。

王赛萍总觉得自己亏欠儿子很多,可儿子反过来劝慰她:“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都挺过来了,您是家庭的顶梁柱。”儿子向母亲学习,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从不言弃。他努力拼搏,终于考入理想的大学。

这些年,社区、单位给了王赛萍很多真切的帮助,她心怀感恩。她努力钻研业务,能力强,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和水利系统的业务竞赛,屡获佳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她还积极参与单位的各项公益活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她也没落下,为贫困学子送去关怀,为失能老人送上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贺小燕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