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县中鱼口镇艳洲村,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农,他叫郭爱。用他自己的话说,活了快70岁了,他最爱的还是作田。此话不假,今年,他还流转了1200亩耕地,种双季稻。
采访得知,十年前,郭爱还是村里的村干部,因到了退职的年纪,就退了下来。但这十年,身体硬朗的郭爱,还是坚持种田,并且越种越多。
郭爱从小上学不多,成年后先是生产队的队长、村民小组长,因人勤奋,且种田水平高,后被选为村干部,一干就是近20年。当了村干部的郭爱,除了要种好自己的地,作出榜样,还得走村串户指导农户种地。郭爱虽说文化水平不高,但学东西很快,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他自己虚心学习,然后又耐心传授给村民。在艳洲村,郭爱有“农博士”的美称。早几年,爱种田的郭爱嫌本地田土少,还邀村民到衡阳、郴州等地承包土地种粮,多时有数千亩,少时也有四五百亩,并且还赚了不少的钱。
去年,村里争取项目搞农田整改,全村大大小小的丘块打乱重新平整。问题来了,原来的格局打乱了,村民张三李四的田,成了完整的一大块。但好处是,基础好了,排灌自如。
为了集中管理、高效经营,村委会当起了“包头”,集中流转土地。于是,郭爱再“出山”,当起了“掌作师傅”,全部种上了双季稻。他还立下了“军令状”,每亩上交村里红利,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
郭爱种田,在当地便种出了名气,还“种”出了日益强大的集体经济!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