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到户的油路、麻石砌成的庭院围墙、小巷里的墙绘,仿佛每一处都经过了不留痕迹的雕琢,让人置身于乡村艺术画中,美不胜收。
而这一切都与退役军人许国良有关。他独创艺术扶贫模式,用艺术的方式开展文化扶贫,赋予精准扶贫新的角度和内涵,在实现艺术、人生、事业升华的同时,画出了退役军人最美的底色。
去农村为什么?
1980年,许国良入伍沈阳空军后勤部,很快就成为部队里的“学雷锋先进个人”。出身湖南益阳农村的他心里很清楚,农村孩子要想有所发展,必须有一技之长,他选择了学画。
几年苦练下来,许国良的画作常常在部队的比赛中获奖,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变化。1987年,他到鲁迅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1990年,他又通过考试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
现在,许国良是北京宋庄上能艺术(国际)联盟会主席、湖南上能益阳画院院长,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书画委员会研究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许国良的视线重新回到农村。2012年底,他来到沅江市琼湖街道办事处的莲花坳。那是一个四面环湖的岛屿,渔村风光,上世纪70年代的红砖房与标语,蜿蜒的小街,自得其乐的渔民……多种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又迷人的水乡文化。看到此景,许国良内心如小鹿乱撞,便开始谋划要把艺术融入乡村,用画笔描绘乡村振兴的精彩。
艺术,如何让农民增收?
如何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高雅艺术,让艺术扎根农村并开花结果?如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这是他和他的一帮艺术家朋友们常常思考的事情。
在莲花坳村,许国良结合四面环湖的特点,用艺术的眼光精心打造“上能艺术空间”。洞庭湖、渔村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标文化,益阳的艺术家、北京的艺术家、法国德国的艺术家,一批又一批艺术家来到这里写生创作,送书画送文化下乡,他们用文化的影响力、用艺术的魅力吸引人气,把莲花坳捂“热”,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渔民们的莲藕、鱼等土特产成了畅销货,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在桃江县修山镇,许国良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整合当地的小溪流、青石板、老木房子建立农耕文化园,把农民们闲置的古老农具、农产品积聚起来展示本土文化,并对“修山老街”进行艺术改造。既传统又时尚的设计风格和理念震撼了许多人,让人大开眼界。提出的生态文化旅游理念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所推介的“印子粑粑”“修山面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
在资阳区张家塞乡富民村,许国良看到富民村有几千亩地,盛产青菜,村民素有腌制菜心子、擦菜子的传统,“租借”可装100公斤的陶瓷坛子给村民,签订协议,要求竹竿上晾晒、陶瓷坛子腌制,并在市场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元兜底收购。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
文化,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多年扎根乡村,虽然辛苦却充满快乐。许国良说,付出巨大,但回报也非常可观。同时,他发现,艺术、文化不只是靠作品促进农民增收,服务村庄建设,它也能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引人向善,唤醒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斗激情。
刚到富民村时,已有专家为富民村做了规划设计,但花钱不少,特色不多,脱贫致富缺乏可持续性。
许国良实地考察后,雇人拖来了一大卡车青石材。村民们不解,把大卡车轰出了富民村。许国良不气恼,他做通了包括村支书在内的几户村民的工作,用青石材砌水沟和小围墙,把庭前院子分隔为草坪、硬化区、绿化带与菜心晾晒区,辅以艺术造型,活脱脱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艺术庭院”。“文化扶贫不是给点钱建个房,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带来精神方面的突破。”贵仁杰是许国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他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告诉大家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这都是一块值得耕耘的热土,这块热土值得大家热爱。许国良说:“对于我个人而言,在部队时是一名军人,现在我依然是一名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