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化县大福镇木溪村的严汉强,今年38岁,中共党员。作为木溪村丰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他总爱调侃自己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他在木溪村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了自有专利技术支撑的水稻生产基地,带领乡亲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致富路。
边学边干 深耕田园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有很深的乡土情怀。”严汉强曾在深圳某国企获得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但他不甘于现状,不断思考着如何能让村里的乡亲们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2012年,他响应号召,辞去国企工作,返乡创业。
回乡后,严汉强承包了356亩稻田,开始种植水稻。但因缺乏对病虫害的防治经验,第一年他亏损了30余万元。当严汉强正为田里的虫害发愁时,大福镇政府为他提供了多次参加技术培训的机会。他相继参加了市县组织的农业技术专题培训班、“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等,还赴清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严汉强在一次培训中,有幸聆听了袁隆平院士的课,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袁老跟我说,‘小严啊,你们这些80后能返乡深耕农业,真的让我很欣慰。’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扎根水稻种植,战胜困难,不断前行。”
技术攻坚 自主创新
“如果有一种器具,既能解决病虫害问题,又不会对人造成影响就好了。”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严汉强查阅多种实用技术资料,请教学科专家,深入研究病虫害生活习性,加之以前在国企从事技术工作积累的经验,他通过“研究-生产-应用-研发-生产-再应用”的模式,研制出了比农药杀虫更加省工、省力、省钱,更加环保的智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入市场后,以其杀虫率高、使用寿命长迅速赢得认可。
2015年,智能频振式杀虫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新型实用专利。有了它,严汉强的“心病”没了,稻田也少了病虫害的威胁,现每亩稻田能收获近1000斤稻谷,出600斤大米。于是,严汉强开始扩大经营规模,成立农业合作社,用新技术全面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现在,合作社拥有农田2400多亩,年产优质稻1300多吨,还为安化、桃江等地农民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仅这项服务每年收入达80多万元。
初心不改 引领致富
“喝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党员我始终记得我返乡的初心。”严汉强说。为了帮助乡亲走上致富道路,他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户们从农技站采购优质种子,同时大力推介使用智能频振式杀虫灯,使得每亩稻田减少复合化肥30斤投入,实现了当地农业投入品的负增长。同时,公司提供固定用工50多名、季节性用工160多名,每年支付工资近400万元,解决了本村和周边大部分困难户的就业问题。长塘镇的姚长青,以前家中贫困负债10来万元,跟着严汉强一起学习种植后,不仅脱了贫,还承包了千亩稻田,年收入达40万元。
多年来,严汉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湖南省“种粮大户”“创新达人”,安化县“致富带头人突出代表”等多项荣誉。他希望有更多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他经常说:“他乡再好,终归是远游人。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潜力大,真希望更多人回来建设家乡,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