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益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修复室内,修复师黄文广和他的团队抓紧修复文物。站在修复台前的黄文广穿着一件大围裙,戴着套袖,全身上下都是灰尘,指甲里也沾满了泥土。一个长2.4米、宽2米的修复台被众多文物残件挤得满满当当,4人各占一角修复文物,桌面全部被黄色的灰尘覆盖。
作为湖南省益阳20002020考古发掘古墓葬资料整理项目带队修复师,黄文广的主要任务是对益阳地区2000年至2010年墓葬遗址出土陶瓷器进行修复以及对其部分出土遗物进行登记整理,共需要整理器物约1200件,其中第一阶段计划完成约600件器物修复工作;第二阶段则根据资金情况陆续完成剩余器物修复及绘图、摄影、制卡、登记等工作。
别看这位修复师个头不高,体型瘦小,但黄文广是个真正的“老师傅”,已从事文物修复工作20多年。
从一堆陶片中挑出属于同一陶器的碎片,通过分析每块陶片的特征进行分拣,然后将每件陶片的断口一一进行清理。“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端口的干净程度决定后期的黏合强度。你看到的这些刀片和工具,大部分是我根据经验自己制作的,这个刀片有个弧度,方便圆形器物内部的刮削。”黄文广指着右手边的一堆自制工具告诉记者。
修复文物有三个原则:一是可还原性,修复的物品能还原回没修之前的模样;二是可识别性,即能看出哪里修复过;三是最小干预,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多年的修复经验,让黄文广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根据陶片的特征,确定器物的造型,自己先打一个“腹稿”,然后从下往上进行黏合。“这是我个人修复的习惯和经验,因为陶器一般下面较重,所以先修复下面,采取先下后上、先重后轻的修复顺序,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对文物的二次伤害,保证完整度。”黄文广说。
进入黏合修复阶段,要确定每块陶片的位置,并将它们精准地拼接在一起。随着五指轻盈地在古老的陶器上游走,黏合,石灰填补,成型加固,打磨,毛笔填号……一个出土于陆家山战国墓的陶瓶,其形状逐渐明晰起来。这是今年他经手修复的第102个文物。从一堆碎片到一个完整的陶瓶,这都离不开耐心、执着和坚持。正是因为经年累月修炼出的内心笃定、不急不躁的专注,才使我们能看到一件件残破的陶器被高度还原成型。“摸着这个陶瓶,你才能体会得到,这些陶器具有怎样的魅力,这些仍隐约可见的精美纹饰,可以直观地把历史考古信息传递给大众……”修复这么多年,黄文广一直热爱修复工作,并且心里有点小骄傲:“如果别人走进博物馆,看到这些器物时,我内心会很自豪,因为这是我修好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