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桃江包田11年了,只要身体好,我还要在包种10年。”3月14日,在桃江县高桥镇千秋村双季稻千亩核心示范片秧田里忙活的种粮大户邱春西,对前来指导春耕生产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卫红说。
邱春西是资阳区张家塞乡人,今年59岁,皮肤黝黑,一头白发,看上去身体很硬朗。
说起在桃江县承包稻田种粮的经历,老邱如数家珍。2011年,他经人介绍到桃江县牛田镇清泉村搞早稻机收服务。在了解到村里有些稻田无人耕种被抛荒的情况后,对这里水稻生产条件和耕作环境都非常满意的老邱,心动了。经过与当地镇、村干部的一番联系,老邱一口气流转了200亩耕地开始种晚稻。获得丰收后,邱春西干劲大增。2012年,他又在桃江县的牛田、高桥、浮邱山3个乡镇流转稻田400多亩种双季稻。之后,老邱在桃江县11个乡镇兜兜转转承包稻田种双季稻,最多的时候,流转了900多亩稻田。邱春西介绍,在桃江种粮的11年里,除了有3年因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亏本外,其他年份都赚了钱。“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对种粮农民给了很多政策优惠,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只要坚持种粮,还是有钱赚的。”邱春西高兴地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邱春西在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鼓舞下,决定在高桥镇的千秋和横马塘两个村,流转700亩稻田种双季稻。县农业农村局得知邱春西的种植计划后,经调查核实,决定在高桥镇新增加一个双季稻千亩核心示范片,并将邱春西承包的稻田纳入政府重点补贴范围。同时,安排一名县级领导、一名农业农村局领导和一名技术干部为老邱提供“一对一”联系指导服务,帮助他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在桃江包田11年了,桃江人没有把我当外乡人看,各级政府都支持我种粮,该享受的优惠政策都给我了,我对桃江有很深的感情。我明年60岁,只要身体好,我还要在桃江种上10年田。”谈及今后的打算,邱春西咧嘴笑了。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