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组织孩子们观看红色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想让孩子们从电影里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10月22日,庞晓晓笑意满盈地说。当日傍晚时分,庞晓晓早早地在安化县南金乡将军完小操场上挂起幕布,调试好设备,为孩子们开心观影做准备。
庞晓晓是山东泰安人,怀着对教育的执着,2015年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后,他毅然加入北京“为中国而教”公益项目,开始了农村偏远山区的支教之路。2016年8月,根据项目和偏远学校教育需要,他来到安化县南金乡将军完小。
陪伴,给孩子最好的爱
将军完小教师少,庞晓晓刚来便担任学校三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他的班上只有16名学生,还都是寄宿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孩子少了些陪伴,多了份敏感。于是,他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我觉得,要保护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既长本领又健康快乐。”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课堂上,庞晓晓总能探索出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总能讲出许多山里孩子从未听过的新鲜事、新鲜知识。学习之余,他还和孩子们一起踢球、聊天、做游戏,带着学生写打油诗、画画,贴在教室墙上。
体育课上,庞晓晓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手拉手穿绳运动,几个一组手拉手围个圈,身体依次穿过细绳,大家的亲密度上来了,班级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庞晓晓和学生住一栋宿舍楼,照顾着他们的日常起居。学生想家了、有什么心事,他便成了倾诉对象。庞晓晓的手机是学生与其父母联系的工具,拿着庞老师的手机与父母视频聊天,成了孩子们最开心的事。
青春,献给大山里的孩子
“在山村支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骨子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庞晓晓这样描述自己6年的山村教师经历。
2017年6月,庞晓晓一年的支教时间到期。面对学校和孩子们的挽留,他决心将支教时间延长一年。这一年,庞晓晓做了很多重要的决定。“老师,我想学跳舞,您可以教我吗?”“老师,您能教我画画吗?”……时间越久,庞晓晓和学生的感情越深厚,孩子们也越来越依赖这个“父亲”。对于城市的孩子们来说,课后兴趣班或许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上兴趣班是一种奢侈。庞晓晓利用周末阅读书籍、查找资料,自学网络课程,逐步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百宝箱”,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需求。
这一年,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老师调离学校,庞晓晓接过重担,积极打造寝室文化、走廊文化,还因地制宜策划了动画展览、敬老院献爱心、护河行动等德育主题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
教学之余,庞晓晓通过“为中国而教”项目,为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建立标准化的“发芽图书角”,帮助山区的孩子们接触更丰富的图书资源,让阅读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坚守,用温暖传递力量
对于南金乡将军完小的学生来说,每到期末,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考试,而是老师会不会调走。“庞老师,真希望您能教我们到小学毕业。”“庞老师,这个学期后您会不会走?”看着眼前这群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庞晓晓留下来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恰巧2017年安化县面向全社会招聘中小学教师,庞晓晓闻讯后,报考了将军完小教师职位,并顺利通过招聘考试。同年,他结识了本地青年女教师姚喜群,两人因支教相识相恋,并在2018年10月喜结良缘。“庞晓晓热爱学习,对学生很有耐心、很温暖、也很善良,这是我看中他的地方。”姚喜群说。
一直以来,总有条件更好的学校向庞晓晓抛出橄榄枝。但庞晓晓一想到这里孩子求知的渴望,还是决定坚守在南金乡将军完小。“比起其他在大山深处坚守的老师来说,现在学校的条件已经好了许多。再说,时间久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学生家长,都熟悉了,感觉自己更离不开这片土地了。”庞晓晓说。
为了能让山里孩子学好英语,2020年,在南金乡中学任教的妻子姚喜群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调到了将军完小。“我们已经把家安在了这座安静而美丽的大山里,面对闭塞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勤勤恳恳工作,相互扶持并共同坚守着这份爱。我想,等孩子长大了,一定会为爸爸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庞晓晓在日记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