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起草过程
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主要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我市于2019年5月正式启动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部署动员会议,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瞿海书记、值恒市长亲自过问,多次在全市性的大会上强调,并对规划文本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熊炜常务副市长多次调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就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大”向建辉常务副省长作了专题汇报。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组织起草框架。根据安排,起草小组及早研究部署,全面收集资料,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寻计问策。通过认真研究国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方向,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于2020年5月形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
三是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文本。规划纲要框架形成后,瞿海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企业家代表座谈会、院士专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还有十位不能到会的院士专家提供了书面意见。为了使规划文本更符合益阳实际,我市还召开了市级专家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了我市12位各行各业专家的意见。同时,起草工作小组采用书面、网络、会议、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市直部门、区县(市)、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文本的意见。起草小组综合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纲要框架进行了数次大的修改,不断完善,形成了规划纲要(草案),并先后提交市政协第53次主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第56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2021年第1次会议审议,于2021年1月16日提交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并获高票通过。
四是突出重大项目,强化规划支撑。同步推进重大项目库建设,经过多次收集、衔接、筛选和整理,形成《益阳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五是加强汇报对接,争取上级支持。为做好规划对接,瞿海书记先后带队去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部委和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交通厅、省人社厅等省直部门进行了对接,就我市“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与上级部门进行了衔接汇报。为更好地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瞿海书记先后带队去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区域合作、数字经济、园区发展等好的做法和经验,借鉴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指导我市“十四五”发展方向。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在规划纲要编制中,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和贯彻国、省“十四五”规划《建议》以及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牢牢把握益阳的市情特点,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益阳未来几年发展方向的把握和思路构想。
一是文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突出“双循环”、“高质量”、“乡村振兴”、“两新一重”、“三高四新”、长江经济带等工作重点,共8篇24章74节。规划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共2篇,主要阐述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总体目标;第二部分共5篇,按照 “五个益阳”布局谋篇,“富饶益阳”部分主要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引领产业融合、基础设施等内容,“创新益阳”部分包括创新和改革章节,“开放益阳”部分包括内循环、“三外”经济和区域合作相关内容,“绿色益阳”部分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章节,“幸福益阳”部分包括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第八篇,规划实施保障部分。规划重点任务辅以专栏、图表、表格和附图阐述说明。
二是指导思想。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三个着力”要求,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深入推进“五个益阳”建设,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益阳新篇章。这是益阳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奋斗目标。
三是指标设置。“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共设置了26项。这26项指标是严格对照国家、省“十四五”指标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个别市本级没有统计口径的指标进行微调后确定的。其中,GDP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8%左右。这个增速目标的设定既是落实党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既定目标、后发赶超的现实需要,既是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的深层需要,也是提升竞争力、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还充分考虑了我市的政策机遇、区位优势、发展动能、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撑条件。
四是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全市上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释放后发赶超能量,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十四五”时期扎实工作,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一类地区,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全省同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产业强市、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开放强市、健康益阳,基本实现“五个益阳”美好愿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驱动显著增强,形成高质量开放新局面,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益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健康益阳基本建成,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全面形成。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大美湖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益阳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五是城市定位和城镇布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益阳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创新开放活力城市、崇文重教品质城市、益山益水生态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加快形成“一核一圈两翼”的城镇发展格局(“一核”是指中心城区,“一圈”是指大益阳城市圈,“两翼”是指湖区经济翼和山区经济翼)。
六是重点内容。“富饶益阳”篇聚焦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等领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走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子。推动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改造,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深入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支持“一县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与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和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和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企业主体。深入实施园区“百千”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产值全部过百亿。推进数字经济“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打造中部地区数字产业集聚高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以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为总揽,加速构建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加快推动高水平光纤网络、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施等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万千瓦级的中部能源基地;以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合理配置使用水资源为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益阳”篇聚焦“创新”和“改革”两大关键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更深层次的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实施园区创新达标升级工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1334”行动计划;加速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主战场、青年为主力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
“开放益阳”篇聚焦双循环新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基点融入国内大循环,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供给能力;全面促进消费,补足城镇消费短板,提质升级农村消费;增强投资效能。加快推进“东接东融”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与长沙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不断提升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龙桥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功能;围绕益阳籍企业家和“3个500强”,开展精准招商和“一对一”专业对接洽谈,加大招商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培育益阳外贸发展新支点;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以“一区一洲”为重点,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深化区域贸易合作,带动外贸企业“破零倍增”。
“绿色益阳”篇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绿色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推进水体及湿地生态的修复进程,加快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开展生态廊道系统性建设,建立立体生态保护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及绿色发展机制;加大“一江一湖”湿地保护。大力倡导绿色节约理念,积极推进低碳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结构性减排、技术性减排、制度性减排,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质量约束体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幸福益阳”篇聚焦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拓宽农民富裕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一核一圈两翼”城镇发展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和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积极构建就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