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公益路上的一家人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4-30 09:3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4月28日,桃江县大栗港镇黄道仑村“米儿农场”里,郭美华和丈夫熊国柱一边劳作,一边说着土味情话。夫妻俩配合默契,两个多小时后,客户订购的2只土鸡已宰杀处理好,他们相视一笑,彼此点赞……眼前这对朴实的夫妻,让你很难与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联系起来。

陪读妈妈发现了商机,用儿时味打开市场

熊国柱把郭美华娶进门时,他掏心窝子地跟她讲,一定要让她过上幸福生活。

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艰难。20世纪90年代末,夫妻俩南下淘金。书读得不多,多做生产一线工人,累不说,工资也不高。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原本聪明活泼的儿子,留守在家后,变得不爱说话了,还沾染了一些坏习惯。为了孩子,夫妻俩决定回去创业。

那些年,他们搞过养殖、收过山货、开过摩的,汗没少流,可效果并不理想,怎样才是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他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

机遇悄无声息来临。在县城陪读的郭美华认识了不少陪读妈妈,她们聊得最多的是到哪里买到正宗的土鸡蛋、土猪肉,价钱贵点都无所谓。“我们家就在农村,这个完全可以做,而且很有前景!”夫妻俩为找到这样的财富密码兴奋不已。

夫妻俩分工明确,熊国柱在家里土法养鸡、养猪,郭美华则负责销售。郭美华不按常理出牌,她将自家出产的土鸡蛋免费送两个给这些陪读妈妈。吃过的人都说好,口碑有了,销路自然就打开了。

儿子高考后,郭美华回到乡下,和丈夫放手一搏,规模一天天在扩大。2015年5月,注册成立了桃江县米儿家庭农场。“米儿”是她的小名,接地气,又易记。后来,就成了品质代名词,大家都奔着“米儿”而来。

贵人相助农场风生水起,夫妻俩要带领乡亲奔富路

做农业也有风险,一场“蓝耳病”让夫妻俩损失惨重。他们意识到,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到处拜师学习,县里的畜牧专家多次上门指导,慢慢地又恢复了生机。

一位贵人的出现,让农场走入了发展快车道。贵人是位华侨,长期住在深圳,她有一帮好姐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偶然品尝到农场产品后,赞不绝口,以预付订金的方式,定点向农场采购土鸡、土鸡蛋、土猪肉、坛子菜等农产品,“要的就是那份儿时的味道。”

这样的“铁杆粉丝”越来越多,农场每年出售土猪100多头、土鸡3000多羽,其他农副产品也销得不错。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带动更多人增收,是夫妻俩最朴素的想法。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夫妻俩组建了“益湘农合作社”,社员30多户。“农场常年用工达20多个,高峰季节五六十人,大家在一起包粽子、打糍粑,热闹得很。”陈训英是包粽子的好手,每包一个粽子,可得0.5元的手工费,她一天可包500多个。每年的夏季,是做坛子菜的旺季,来帮工的很多,熊三元、姜立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前者一个月拿到了7000多元的工资,后者家里事情多些,也拿到了5000多元。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郭美华与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除了大栗港镇外,还辐射到周边的马迹塘镇、武潭镇,向村民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年底再保底回收,可帮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卢运时学到技术后,尝试着自己养鸡,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她本人还被评为县里的脱贫致富模范。郭美华深谙品质第一,信誉为上。发放出去的鸡苗,年底回收时,她严把质量关。“没得别的巧,凭多年积累的经验,一看品相,二看口感。每次,我都会先自己从农户家中买只先尝尝。”

村民都很信赖郭美华,将自家的农副产品委托她销售。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夫妻俩也尝试着走电商经营、网络营销模式。“我们拍了一些抖音小视频,原生态的场景,真实再现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特别接地气,好多人为我们点赞。有的辗转找到我们,购买我们的地方特产……我们不但口袋里要鼓起来,脑袋里也要‘富’起来。”

为了农场发展得更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郭美华和丈夫在餐饮上做起了文章,农家特色土菜、农场自产土鸡、土猪等,让食客胃口大开,前来观光、就餐者络绎不绝。今年,夫妻俩从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准备把民宿这一块也做起来,这不,前几天他们从广州运了个可“移动的民宿”回来,乡亲们都来看稀奇咧。

好家风要代代相传,我们一起做公益路上的行者

言传身教,郭美华夫妻俩对事业的执着,对长辈的敬重,深深影响了儿子熊聪。“逢年过节,父母亲会带着我去看看村里的一些困难户、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上土特产和慰问金……”

父母做的,熊聪在看眼里,记在心里。家门前的那条狭窄的水泥公路,长满了杂草,父母便会发动村民一起除掉杂草,遇到发洪水的时候水漫公路会导致公路泥泞难行,爸妈就用高压水枪将路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做个像父母一样心中有爱的人,是我对自己的期许。”这不,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就跟着父母一起,去给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乡邻送防疫物资。村民王竹军有200多只鸡,临近年关还没有销路,他和父母在朋友圈发起义卖活动,又是帮着杀鸡、送鸡等,忙得不亦乐乎。

大学阶段,熊聪通过兼职做家教等,积累了一些资金,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他每年都会拿出二万元,作为父母外出旅游的经费。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和同学合伙创业,创建了一个工作室,主要从事电子网络方面的工作,来势不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贺小燕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