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英雄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12-17 20:31 浏览量:1875
字体: 字体变小 字体变大

继2021年9月28日《中国国防报》头版头条和11月23日《解放军报》第5版整版报道退伍老兵刘炳贤自建史馆,还原一场鲜为人知战役的感人事迹后,今年8月8日,《中国国防报》和《解放军报》客户端又以《不落的星辰》为题,再次报道了刘炳贤数十年来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秀文化的先进事迹。

刘炳贤,1954年12月生,桃江县马迹塘镇人,1974年12月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排长、连长、营长、副团级大队长、工程师等职;1995年8月转业到益阳市公安系统,2014年10月退休,现任马迹塘战史研究会会长,马迹塘战史陈列馆馆长。11月3日上午,得知笔者和几位战友再次前来战役发生地,他很早就在战史陈列馆等候我们了。

陈列馆掩映在马迹塘镇三里村的一片翠绿之中。我们下车后,刘炳贤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没有太多寒暄,他直接将我们带进了陈列馆内。馆内陈列着各类展板、画刊等,详实记录了马迹塘战役的始末,馆内还珍藏着一些曾经参加过马迹塘战役的老同志及其家属捐赠的战争遗物和历史资料。

刘炳贤深情地向我们介绍:“73年前的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三个团两千余人与国民党军97军、103军3个师的两万余众在这里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成功演绎了我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战斗从8月3日凌晨4点打响,至8月4日下午5点结束,浴血奋战两昼夜,歼敌1000余人,崔强、仇万顺等300多名解放军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放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中,仅从歼敌数量上论,这场战役似乎并不起眼,但若要由此窥探我军的胜利足迹,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迹塘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白崇禧余部从马迹塘西逃桂林的阴谋,拉开了衡宝战役的序幕,为衡宝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先机。

战役胜利当晚,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与陈明仁将军领衔通电全国,在长沙和平起义。8月5日,湖南宣布和平解放。

1949年8月6日,北平新华社广播电台播出新闻:“华中前线6日消息,人民解放军三日攻占长沙东南军事要镇株洲,同时解放洞庭湖南北的益阳、沅江和华容等县城。”

此刻,距离新中国开国大典不到两个月。

参观完陈列馆,我们来到了伍家仑战斗遗址。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我们肃立默哀、鞠躬致敬、祭奠英魂。距革命烈士纪念塔不远,便是连长崔强烈士之墓。当年的战斗中,崔强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牺牲在抢救的途中。在崔强烈士墓旁,有一个无名烈士纪念碑。参加马迹塘战役的大都是东北籍战士,牺牲在此的战士鲜有墓碑,大都不知道姓名。在桃江县史志资料记载的300余名烈士里,刘炳贤只了解到崔强和仇万顺两名烈士,其他名字一概不知。可堪慰藉的是,经过7年坚持不懈的寻找,他又找到了其中17个人的姓名。有名或无名,英烈的功勋同样不朽,永垂青史!

在寒门坳战斗遗址,刘炳贤带我们回顾了发生在这里的战斗。1949年8月4日凌晨,我军147师441团与国民党103军两个师在伍家仑激战。441团2营机枪2排奉命阻敌于寒门坳路口。排长肖清林带领全排32人,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激战到下午3点,30名解放军战士在此壮烈牺牲,仅有身负重伤的肖清林和一名17岁战士幸免于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年的机枪连连长张文斌、排长肖清林以团职干部职级离休。为了铭记历史,陪伴长眠的战友,特意申请来桃江军干所定居,常常登临战斗过的伍家仑,回忆当年的烽火岁月,为参观者讲述当年舍身奋战场景,讲述今日国富民强的来之不易。

马迹塘镇沂溪河边,绵长河堤上矗立着一株高大挺拔的枫树。今年9月30日,当年参加过战役的49军147师440团老战士谢恩华,带着家人和战友的子女来到马迹塘,寻访当年的战斗足迹,缅怀曾经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站在枫树下,谢恩华老兵对刘炳贤说,战役打响之前,从马迹塘溃退的国民党军,已先期占领当地的山头,企图阻挠我军前进。为了突破封锁,440团3营7连一个机枪班,利用大枫树做掩护,展开殊死搏斗,连续击退敌军6次冲锋,直至坚持到增援部队到来的那一刻。班上12名东北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烈士的鲜血浸透了枫树周围的每一寸土地。战后,他们被就近安葬在这棵大枫树下。“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军旗,染红了党旗,也染红了新中国的国旗,染出了一个红色的中国。”“烈士的鲜血不应该白流,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马迹塘战役总指挥、147师师长郑贵卿的女婿、湖南省作协秘书长崔合美如是说。“妈妈,解放军叔叔在山上打仗,中午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叫一份外卖呀?”一位小姑娘天真地看着母亲问道。望着稚嫩无邪的孩子,遥想当年炮火连天的岁月,母亲想说的太多,却又无言以对……

这一幕,让刘炳贤记忆深刻。刘炳贤对笔者讲:“新生代对当年战斗岁月的艰苦没有感受,健在的战役目击者越来越少,英雄们的事迹渐渐消失在民间的记忆中。我的老家就在马迹塘伍家仑脚下的刘家湾,我是听着父辈们讲述马迹塘打仗的故事长大的。从参军报国到执法为民,40余年的沧桑岁月,拼搏于他乡,我始终忘不了家乡这片血染的热土。”

为还原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刘炳贤下决心收集整理一部反映马迹塘战役的册子。为了实现这一心愿,他一遍遍地奔县城、跑省城,上北京、去东北,行程近10万公里,走访了数百位知情人士,收录整理了大量资料,撰写《血战马迹塘》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弥补了部分地方党史资料空白,提高了马迹塘战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更为难得的是,刘炳贤从自己退休工资中拿出9万元,利用自家老屋,创建了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并牵头筹资60万元,新建修缮烈士塔、烈士墓以及4个战斗遗址纪念碑园和停车场,使分散的参观点连成一片,让这里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已有近40万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来此参观学习。近几年来,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及其相关战场遗迹,先后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益阳市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研究会先后荣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湖南省委两新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益阳市委两新工委标杆引领示范单位。刘炳贤本人也被湖南省委宣传部评为“湖南好人”,荣获益阳市道德模范、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益阳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12月2日深夜,仍在撰写此稿的笔者,为了核实几个细节,给刘炳贤通电话,刘炳贤逐一解答,并说,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让当年牺牲在此的战士,都有一个远方的家。他想通过自己努力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将更多的无名烈士遗骸迁到革命烈士纪念塔,以慰英灵。

致敬英灵,致敬奉献,致敬像刘炳贤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播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责任编辑:李媛媛作者:蔡建勋
打印打印 关闭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