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叠起,明暗交错,碧水荡漾,草木葱茏。在桃江县资水段北岸,有这样一个地方,民居造型精致、地域特色浓厚,青山秀水之间,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鲊埠回族乡,与大栗港镇隔河相望,东邻三堂街,西邻武潭镇,北与汉寿县丰家铺乡接壤。
据相关历史记载,桃江回族,有北京李氏朝柏公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自常德迁来鲊埠车门塅定居,而后有南京李氏、黄氏、马氏、刘氏分别从安徽、陕西等地迁来桃江定居。500多年来,回族同胞以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繁衍生息在美丽的桃花江畔,目前全县共有回族同胞万余人。
回族习俗沿袭至今 非遗文化独具特色
《风俗志》云:“创之在上者为风,渐之在下者为俗。”风俗是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至今,鲊埠回族乡的回民同胞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习俗,如回族婚礼,要请阿訇向新婚男女讲述终身大事与和睦相处的人伦之道,念“尼卡哈”。回民礼拜时,男子戴白帽,女子披盖头。
回民尚武,习武之风颇盛。每年农历腊月、正月和二月农闲时,是传统习武的季节,回民会聚一堂,舞枪弄棒,互相切磋,有益于强身和护体。据悉,桃花江回族武术兴起于明中叶,已有500多年历史,发展到如今,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还流传一种走唱艺术。一个小鼓、一面铜锣、三根木棒、三把尖刀,表演时由一人或两人打锣击鼓,一人或两人边唱边耍棒或刀、叉,这就是鲊埠回民三棒鼓。“三棒鼓”在唐时称“三杖鼓”,明沈行符《顾曲杂言》曰:“吴下何来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明洪武年间由益阳苏姓回民迁徙传入鲊埠回族乡。
为保护非遗文化,接好传承棒,近年鲊埠回族乡扎实开展各项非遗项目进校园、进乡村活动,切实保护传承回民武术、三棒鼓等特色民族文化,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截至目前,全乡共有省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4项,县级非遗1项,获评益阳市第一批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其中“回民武术”被确定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鲊埠牛肉迎八方宾客 特色产业助乡村振兴
回族同胞爱吃牛肉,当地特色菜品五香烂牛肉,是他们招待宾客的重头菜。在鲊埠回族乡,大部分人都会做这道菜。制作五香烂牛肉,有选料、腌制、配料、煮制等20多道工艺,分腊五香和熟五香两种传统制作工艺流程,配料中有五香、八角、山桂等30多种香料。精心选材、匠心烹制出来的牛肉,香气醇厚,入口过瘾。若此时再呷一口白酒,牛肉与热酒在舌尖上碰撞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鲊埠回民五香牛肉制作技艺始于明代,闻名于清代,据《湖南回族百年》等相关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鲊埠回民李国安在长沙开办李合盛餐馆,其主营的五香牛肉及牛中三杰响遍三湘,载誉四方。2019年,鲊埠回民五香牛肉传统制作工艺被评定为“桃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五香牛肉,鲊埠回民全牛宴也是老餮们争相追捧的美食。全牛宴包括牛气冲天、大展鸿头、五香牛肉、牛海底、牛杂、腊牛肉、牛肚、牛尾等12大碗经典牛肉系列菜品,个个吃法不同,美味绝伦。
近年来,鲊埠回族乡精心打造五香牛肉特色餐饮,持续推进“鲊埠牛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全力推广鲊埠牛肉和全牛宴,全乡近500户家庭直接参与鲊埠牛肉生产加工与销售,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鲊埠牛肉”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深耕细木板生产加工 造就南方最大生产基地
难以想象,在面积不大的鲊埠回族乡,大大小小的细木工板生产加工企业竟然有20多家,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细木板生产基地。这里既不是原材料产地,也不是销售市场,细木板材产业是如何无中生有的?当地人给出了答案,回民同胞擅长经商,上世纪90年代,勤劳的回民到山东等地打工,发现木材加工产业市场前景好,便回乡引进这项加工技术,木材产业逐渐成长为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的产业。
久而久之,鲊埠回族乡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大的细木板生产基地,高峰时期拥有各类细木工板生产加工企业50多家。过去的产品大多低端化,企业盈利长期维持在低水平。近年,鲊埠回族乡党委政府以市场为主导,对原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淘汰环保不达标、技术粗放、发展空间小的企业,鼓励技术改革创新,新增金秋木业、湘宏木业、协和新能源3家规模企业,目前全乡规模企业达到11家,宏森新材入选国家第五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获评湖南省小巨人企业。全乡拥有省级名牌产品2个,拥有发明专利52项,实用型专利91项。
得益于这一产业,2022年,鲊埠回族乡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税收收入2838万元,同比增长18.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3.5万元;人均GDP突破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