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事以种水稻为主,根据山区和湖区特点,辅以杂粮和经济作物。益阳市区农业历史悠久。据1811年《安化县志》载;“禹贡九州厥土惟涂泥。汉志其土宜稻谷。”“向来农民止耕田植稻,近日生齿日繁,食多不足,凡苞谷、荞麦、粟、薯之类,可资人食者,无不勤于耕种,邑中无旷土。偶遇岁凶,贫民挖蕨根捣葛兜充饥。”1874年《益阳县志》记述:“水田宜稻谷,以石(dan)计,六亩二分五厘为一石。稻有早、中、晚三种,早者春社时浸种,谓之社种,次则清明下种,谷雨下泥,农家常谚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关系和耕作制度俱有变革,特别是由历代种一季稻的习俗,逐渐改变种双季稻。兼有种“稻稻麦”、“稻稻油(菜)”者。60年代中期,高秆稻种改为矮秆优良品种,农田水利条件大大改善、深耕、合理密植、施用化肥农药及推广动力农机具等多种增产措施,逐步深入人心,并演变成农事新习俗。对部分低产荞麦和怕干旱的迟熟玉米,不少地方已改种黄豆,花生或扩种其他经济作物。
烧元宵
据1929年《南县乡土笔记}载:“瘟疫鼠蝗旱潦之灾,在所不免。农人常于春初,玩草龙以求清洁,又于田角上,烧草把以驱毛虫。”而在桃江等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日黄昏时,各家各户携带一些扎好的草束,到自家的田塍、土边烧一草把,俗称“烧元宵”。入夜每家在井旁、猪舍、牛栏、鸡埘及房间每一角落,都点上蜡烛或油灯。相传烧元宵和点烛能除虫害,牲畜不遭瘟疫,是五谷丰登,六畜兴隆的象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地认识到科学种田能增产丰收,烧元宵的迷信习俗,逐步被人们抛弃。
禁戊
亦称忌戊。农历每天都记有干支(亦称日脚),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民间在立春后要禁“五戊”。禁戊先天由各村寨鸣锣议团,不准在戊日动土。相传犁田挖土会触犯土神,农作物要遭到灾害,怕影响村寨的收成,故鸣锣禁戊,各自遵守。自50年代后,民间移风易俗,科学种田,再无人禁戊了。
买卖土地
土地是历代民间的主要财产之一。昔时,富户争购土地之风盛行。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部土地集中在财主手里,“富人田连阡陌,贫人无立锥之地”。除一部分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外,有相当数量的人全靠当雇工或其他职业谋生。湖区的耕地来源,主要是围堤垦植。无论山区和湖区,土地作为商品,可自行抵押,或当田出卖。据1882年张明园《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记述:“清初年,上田每亩银七、八两,下田一、二两。到了乾隆初年,上田接近二十两,下田已升到七、八两。贫而后卖,既无力复买,富而复买,已买不可复卖”。民国时期出卖土地者尤多。当田买地,视土地、水源、阳光论价。丘陵山区当良田,一般每亩价干谷五石(村斗)左右,一年数载后,可如数交谷赎回。买良田每亩价谷三十石左右。当田买地须经双方议定,请当地有威望者作中人,并凭中人写好当田字约或买田文契,三方画押或盖指模为据。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农业人口按当地田亩多少,俱分得一部分土地,有经营管理权。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土地仍属国家所有,由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任何人均不得转手买卖。
自耕
亦称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历来习惯地耕种自己的土地。田地大多是传袭的祖业,亦有的通过积累逐年购买的一部分田土,长年累月,自种自收。有的人丁不多、衣食有余,较为富足,但有的吃饭开支的多,加上田土较少,粮食短缺,全靠学手艺赚钱,或帮人干活,或寻找其它门路来弥补口粮的不足,俗称半自耕农,这种类型的半自耕农,在民间占的比例较大。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就处于贫困线上,有的破产,有的要通过多年努力,才能恢复元气。
佃耕
亦称佃农。俗称“佃田”,“写田”。据1811年《安化县志》载:“佃田十亩,有纳进庄银二、三十两者,谓之大写;有纳进庄银二、三两者,谓之小写,有无进庄银的纳租谷者,谓之加租。大写则退庄之日,田东还原银。亦或有议定年份扣除银者。小写则退庄之日,原银不复取也。其中有议定年份者,近则十年,远则十余年。仍出银再佃,谓之转耕。加租则无久暂之成约,唯视东佃之合否为进退。然贫民佃耕大写者少”。其小写加租者,民国时期为盛,山区按东七佃三,或东六佃四收租。以往湖区田多人少,丘陵山区农民去佃耕湖田者甚多,有“作湖田,喂母猪”碰运气的俗语。据1929年《南县乡土笔记》载:“东佃关系,由佃户凭稞保人承佃东家之田若干,写一字约,载明某年某月,缴进庄洋或谷多少,议定每亩纳租谷壹石贰斗五升,秋后送仓,一干二净。尚有天年不一,请东验纳。堤费东二佃一,捐款照例理落。至于提佃或退佃之时,棵清庄楚,两无异言”。据1882年张明园《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记述:“民国六年,农商部统计表所列湖南佃农平均为80%,为全国之冠”。昔时,益阳地区的丘陵和湖乡一带,种佃田的特多,土地改革后,种佃田者消失。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广责任承包后,亦有农户为亲戚朋友代耕者。
昔时,山区有佃种山土的习俗,佃种山土者多为无地贫民,也有因躲壮丁而逃乱至深山的外乡人,开荒垦土。种植杂粮或以饲养家畜为生。一般进庄价低廉,开山后,由东家植树,佃农间作三、五年,待新植的树木成林后,再另迁新居开垦。
过去山区尚有刀耕火种遗风,事先将山坡上的柴草砍倒晒干,四周断住火路,让火从上而下焚烧,而后挖穴播种玉米,或视季节散播芝麻、伏荞。虽是广种薄收,比普遍开垦花的劳力少,多种多获。自50年代后,为保护山林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此俗已逐渐消失。
雇工
主要从事农业和其他雇用劳力。清代至民国期间,农村财主多雇请一年或多年性佣工,俗称“长工”。佃农和自耕农一般不请长工,仅在大忙时节雇请季工或月工。其它民户缺少劳力,亦有雇请零工者。商埠糟坊亦有雇工习俗。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普遍兴起,农村雇工的习俗逐步消失。进入80年代后,政府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个体经营者如需雇工,可按工时或多劳多得原则,由双方合理议订工价。
种包田
俗称背牛轭,是农家出卖牛力和人工的习俗称号。昔时,有的农户因田少或资金不足,无力喂养耕牛,而有的农户则人工和牛力有余,经双方议定包耕,按亩计算工钱,或付现金,或秋后付给稻谷。时至今日,农村仍有种包田的习俗。随着农耕机具的迅速发展,养牛户越来越少,购买和租用拖拉机耕作的已越来越多。
开秧门
俗称“插秧”,亦称“插田”。俗话说“会作田的作一丘,不会作田的作一洲”。农家历来重视育秧,首先要选择背风向阳、灌溉便利的丘块作秧田。过去浸种以清明迟早来决定,即“清明浸种,谷雨下泥,”“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平整秧田时,插上刚发芽的枫树枝分厢,以兆年丰之意。秧田大多用秧田折围住,以防鸡鸭去啄谷种,有的在秧田中央竖一稻草人来驱赶飞禽。播种时在便路处插一张秧田门,还用三支香并上一块纸钱,以敬田神土地看守秧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推广种植双季稻,提早了播种季节,一般在清明前播种。如遇上气候的特殊变化,有“四十五天秧不老,二十五天老了秧”之说,正常年间,播种后一个月可以插秧。有“春插日,夏插时,小满插田时插时”的俗语。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落实生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耕种,生产积极性高,播种时大多用地膜覆盖,不仅保证了秧苗质量,亦提早了插春秧的季节。
“细伢子望过年,大人望插田”。对于开秧门插田,农家历来都很讲究。当插田师傅一跨进门庭,习惯地先讲一句吉利话:“恭喜主家今天栽米树”。主家无不笑脸相迎。昔时请人插秧,一般招待从优,大多用“四餐三酒”,但忌用鸡(鸡同饥音)和晶头作菜,恐将秧蔸插成晶头一样。晚餐后,要分给插秧师傅一个盐鸭蛋,寓有吃有兜,预丰腴之意。就餐时,推插秧能手坐东阁,以示同行中的敬意。当天不插秧田,因秧田俗称座脚,能有余秧,预兆丰足。若有他人讨秧,主家不收谷种钱,仅求道谢,讨个欢喜。
开桶
亦称“开镰”,俗称“扮禾”。无论山乡湖区,扮禾技术均有一定要求。昔时,一般由四人组成一张桶,采用割禾、扮禾、系草、出桶等工序一条龙作业。比一般农活工资要高,山区每桶四人扮十二担毛谷为一个工,每人工价谷八升,扮十五担毛谷,每人工价谷一斗(村斗)。湖乡扮禾大都过秤,按扮谷数量计议工价,但秤要大二、三两一斤。扮禾时,每日习惯吃四餐,伙食比插秧标准低。
昔时,丘陵山区只种一季稻,湖乡大多种两季,收割早稻时称“双抢”,即抢收早稻,抢插晚稻,亦叫”赶秋”。有“小暑小扮,大暑大扮”的习俗。双抢时湖乡劳力紧张,因此,山区一些农民携带镰刀,扁担和蚊帐等用具,在小暑后,成群结队来到湖乡集镇,等东家前来喊桶,面议工价。他们身强力壮,吃苦耐劳,很受湖区农民欢迎,故有“扮禾佬”之称。
菜园
民间历来重视种菜,习惯以米饭为主粮,以蔬菜或杂粮佐食。俗话说:“菜多贴饭半”。每当新屋落成,往往在新屋旁边,或附近的山坡及田坎上,开辟菜园基地,及时播种蔬菜。一些有心计的农户总是利用早晚的一些空隙时间到菜地作业,尽量不占用正工。亦有家庭主妇,成了种菜的辅助劳力,能随时吃到新鲜蔬菜。尤其在民国时期,粮食紧缺,民间除开荒种杂粮外,还多种南瓜、豆角、芋头来充饥。但也有极少数的懒散户,菜园不围篱笆,也不及时种植培育,不仅吃菜短少,品种不多,反遭旁人在背后指责。一些勤劳的农户,菜园里经常满园春色,呈现一派生机,不仅吃菜有余,还可到附近集市出卖,同时也为养猪提供了足够的饲料。
锣鼓土
挖锣鼓土是昔时安化山区民俗的特色之一。山区因山多田少,村民常选择背风向阳、坡度不大的山上,开荒种地,成片的种上杂粮。每当季节来临,通过互工互助,组合邻居亲友,择睛日上山挖土。为了提高工效,除中餐茶饭由家妇送到现场外,还安排半劳力敲锣击鼓。大伙从下而上的排成一字长蛇阵,根据山土宽度,各挖一方,在加油的锣鼓声中,争先恐后,同时并进,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挖土神速,俗称挖“锣鼓土”。据近代有关人士剖析,安化挖锣鼓土之风俗独一无二,可能是梅山文化的习俗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