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四步棋”促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显成效
发布时间: 2025-04-18 10:35     来源:益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者:丁汉     浏览量:181 [字体:  ]


  近年来,益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从责任落实、队伍管理、强村富民、民生实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下好“先手、关键、发展、制胜”四步棋,助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显成效。

  一是聚焦主职主责,下好责任落实“先手棋”。扛牢驻村帮扶牵头单位主体责任,选派政治过硬、能力过硬、善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统筹相关政策、资源、资金,累计投入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24万元,落实帮扶经费20万元。定期召开党组会、工作调度会、现场推进会等各类会议研究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17次;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情况汇报16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到村现场现场办公9次,现场指导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面对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1个。

  二是坚持严管厚爱,下好队伍管理“关键棋”。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联合后盾单位不定期对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督导8次。健全关爱激励机制,定期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问题5个;全面落实补贴津贴、保险体检、走访慰问等保障措施,累计报销驻村补贴11万元,发放慰问金0.8万元。有效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对驻村期间表现突出、帮扶成效显著和群众认可的干部在评优评先、职级职务晋升中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

  三是突出产业赋能,下好强村富民“发展棋”。盘活用好闲置资产,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土地发展种养殖水稻、油菜、鱼虾等庭院经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投入市级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193万元,创建华南村“创康”打米厂、菜籽油加工厂、制冰厂及冷库,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销售优质大米4万余斤、菜籽油3.5万斤,村集体年收入由2021年的6万元增至22万元,并化解村级陈债32万元。同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45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增收。2023年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点村华南村被南县县政府评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四是聚力可感可及,下好民生实事“制胜棋”。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物资)20万元,修建道路3000余米,安装路灯180盏、监控230个。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常态化走访509名监测户、脱贫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9个。帮助95名村民办理低保、五保,为51名困难家庭学生申报“雨露计划”,获得5.73万元资助。举办专业技能培训4次,发放培训物资6万余元,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5个,解决特困农户就业问题。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入户办理残疾人证、退役军人优待证等服务3次,服务对象212人。协调市优抚医院、市残疾人康复医院开展送医送药、义诊等活动7场次,免费发放药品20万元,惠及村民1000余名,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退役军人事务局驻南县华阁镇华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年度考核被评为“好”等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