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7月疾病预警预报
发布时间:2024-07-02 08:49 作者:钟芳金、赵佑良、王瑾、刘艳玲 来源:急传科、免规科、食安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动态,经会商评估,预计2024年7月,我市——

  关注的传染病:手足口病、百日咳、新冠病毒感染、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

  其他关注情形:动物咬伤、洪涝灾害、高温中暑、食源性疾病、野生蘑菇中毒。

手足口病

  关注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等。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主要预防措施:

  √肠道病毒EV-71型易导致重症,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可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避免接触手足口病病人。

  √勤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

  √感染后要居家隔离休息,不要带病上学,不随意接触其他孩子。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

百日咳

  关注指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多见于冬春季节。

  主要预防措施:

  √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控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百白破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共接种4剂次,于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隔离治疗患者。患者所在房间和接触的物品应及时通风、清洁、消毒。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遵守公民防疫准则,如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常通风、定期清洁消毒等。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冠病毒感染

  关注指数:★★★

  新冠病毒感染是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居家常打扫,勤通风。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感染后应及时治疗,不带病上班、上课,居家休息,接触家庭成员时、外出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登革热

  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皮疹、“三红”(面、颈、胸部潮红)和“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重症者出现出血、休克等。

  主要预防措施: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清理家中积水,如水生植物要勤换水,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保持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必要时使用灭蚊产品;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不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如需前往要穿浅色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选择有空调、蚊帐和纱窗的宾馆入住。

  √有登革热疫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如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流行性出血热

  关注指数:★★★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

  主要预防措施:

  √防鼠、灭鼠是关键。居民住宅区和村镇周围可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储存应装防鼠设备。及时清理环境中的垃圾。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不坐卧草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可能被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

  √及时接种疫苗。对被鼠类致伤的16~60岁人群以及部分特殊职业者如林业工人和野外工作者等,建议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动物咬伤

  关注指数:★★★★

  一般较常见为狗、猫等动物咬伤,伤口深浅不一,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存在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风险。

  主要预防措施:

  √及时给家养动物(狗、猫等)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外出时使用牵引绳牵引犬只等。

  √避免接触,保持警惕,不要随便喂食流浪狗和猫,不要让儿童单独与动物待在一起,避免被咬伤或抓伤。

  √如果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就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视情况接种狂犬病疫苗等。

洪涝灾害

  关注指数:★★★★

  湖南气象台近期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掌握雨情、汛情最新消息,加强防范。

  主要预防措施:

  √不喝生水,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高温中暑

  关注指数:★★★★

  根据中国天气网,7月4-8日,江南、华南东部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5~38℃,高温闷热模式开启,需注意高温中暑。

  主要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并尽可能减少户外暴露时间。

  √保持室内通风,可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适当饮用加淡盐的温开水。进行长时间的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加强健康监测,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等早期症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休息。

  √关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他们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更需要格外关注和照顾。

食源性疾病

  关注指数:★★★★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易致各类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食品容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

  主要预防措施:

  √保持清洁。勤洗手,餐具厨具要清洁,厨房环境要清洁,注意防虫防鼠。

  √生熟分开。生熟食物要分开,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

  √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食物。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放冰箱,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

  √对于腐败变质的食物应及时处理掉,不可再加工食用。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

  √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野生蘑菇中毒

  关注指数:★★★★

  6月以来,天气炎热,加上汛期持续性降水,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多发。


  主要预防措施:

  √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