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员火眼金睛:揪出玻璃拔火罐消毒“雷区”
发布时间:2025-03-07 15:20 作者:龚艳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86 字体:【大】 【中】 【小】

  在中医传统疗法里,拔火罐凭借其缓解肌肉酸痛、调节身体机能的功效一直备受青睐。然而,作为卫生监督员,在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医院选用的是玻璃拔火罐,但消毒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消毒方式杂乱无章,令人忧心。

  卫生监督员发现了一些错误的消毒方式。比如,简单地用清水冲洗玻璃罐,认为这样就能去除污垢,但清水无法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还有些医院,虽使用了消毒剂,但浓度太低根本无法达到消毒效果;或者浸泡时间太短,短短几分钟就捞出来,致使病原体依旧存活。还有的采用酒精擦拭的方式消毒,实际上酒精挥发快,作用时间不足,难以彻底消杀顽固病菌。有的医院为了节省时间,多组火罐一起消毒,而且没有及时更换消毒剂,造成交叉污染。这些错误的消毒方式,让玻璃拔火罐不仅无法成为健康助力,反而成了交叉感染的源头。当卫生监督员发现玻璃拔火罐消毒存在问题后,会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首先,对被检医疗机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明确指出消毒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如消毒流程不规范、消毒剂浓度不符合标准等,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卫生监督员会详细记录问题情况,留存证据,以便后续跟踪复查。针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医疗机构,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调查,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那么,玻璃拔火罐究竟该如何正确消毒,才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呢?首先,使用后的玻璃拔火罐应立即进行初步清洗,去除罐内残留的血迹、组织液及其他污染物。随后,将其浸泡于含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中 30 分钟,以杀灭常见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浸泡后,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残留的消毒剂,再进行干燥处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这是目前公认的最可靠的灭菌方法,能全方位杀灭所有微生物。

  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来看,《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有规定,罐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也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玻璃拔火罐直接接触皮肤,若消毒不当,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存在感染隐患。

  对于患者而言,就诊时也需多加留意。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拔火罐治疗,正规机构通常有完善的消毒流程和质量把控。治疗前,可观察火罐外观是否清洁,若发现火罐表面有污垢、残留液体等,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提出疑问。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关注,才能让拔火罐这一传统疗法在安全的轨道上为大家的健康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