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护指南——家庭消毒篇
发布时间:2025-02-06 10:42 作者:唐贤斌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81 字体:【大】 【中】 【小】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冬春季节高发,而我国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目前,我国流感等呼吸道病原体的活动强度有所下降,所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流感季节已经过去,自己不再需要过多关注健康问题。然而,习惯却是我们最好的保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仍然至关重要。

  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对预防家庭内流感的交叉感染尤为重要。我们针对家中无流感患者和有流感患者两种情况,分别做出家庭清洁、消毒建议:

  一、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良好、家中无流感患者时

  家庭环境只需以清洁为主,一般无需消毒。

  日常保持环境清洁,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即可。但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仍需注意避免因开窗导致着凉感冒。

  外出回家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物时,可用洗手液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清洗;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二、家中有流感患者时

  1.首先,流感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包括共用餐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条件允许时,患者还应采取佩戴口罩或分房间等相应的隔离措施。

  患者还要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衣物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需存放于垃圾袋中并及时处理,避免他人接触。同时,患者还要做好手卫生,特别是在擤鼻涕或处理污染物后,要注意及时洗手。

  2.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但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还需注意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3.保持家中的环境和物品清洁,有明显污染或必要时,可以进行消毒处理。如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先用毛巾等可吸附材料对其进行清洁去污,然后再对被污染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处理好使用过的清洁物品与洗手。此外,进行消毒工作时还应根据该物体的具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来避免造成损失:

  耐腐蚀的物体表面,比如桌面、台面等,可以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让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停留15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即可,或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如电脑、金属用具等,可选择季铵盐消毒剂擦拭消毒,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手机、钥匙等小件物品可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清除完食物残渣后,应将餐饮具全部浸没于水中进行煮沸,水沸腾后计时,煮沸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毛巾、衣物、被罩等织物可以采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然后清洗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煮沸消毒处理,但煮沸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4.家庭其他成员外出回家后及在家时均需加强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物时,用洗手液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配置和使用消毒剂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同时避免过度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