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传染病系列(二):血吸虫病
发布时间:2024-04-08 17:12 作者:李颖波 来源:血防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1961年拍摄的电影《枯木逢春》,以富于诗意的画面和含蓄隽永的艺术意境,记录了解放初期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治疗江西、浙江一带血吸虫病的历史。

  《枯木逢春》作为一部写实题材的影片,意义深刻。影片中提到的血吸虫病,在上世纪50年代一度泛滥成灾,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和健康。很多患者因血吸虫病而骨瘦如柴,甚至失去生命。后来,在各地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血吸虫病终于被根治,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影片通过苦妹子和方冬哥重获新生的故事,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迸发出的坚韧意志和冲天干劲。

  影片中最大牌的明星是扮演方妈妈的上官云珠,可她却甘当绿叶。推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另外,这首歌的插曲《重逢》曲调悠扬,意韵深远,值得一听。

                  一、何为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指血吸虫进入人体或哺乳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由于该病晚期病人产生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所以又称“大肚子病”。

  1.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或哺乳动物体内,也可经眼结膜、口腔黏膜、鼻黏膜侵入。血吸虫病的高发时期为每年的4-10月,青壮年感染率最高。

  2.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常出现下列临床表现:疫水接触部位皮炎,发热,肝肿大伴肝区压痛,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

  二、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截至2022年,全国75%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正向着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逐步推进。然而,当前血防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100余个流行县市区尚未达到消除标准;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中间宿主钉螺分布广、流行因素复杂,综合防控措施稍有松懈,疫情便会卷土重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实现消除血吸虫病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湖南省洞庭湖沿线仍是国家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三、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畜,做到不漏诊。

  切断传播途径。灭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

  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玩耍、捕捉鱼虾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