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青少年学生须知道的
发布时间:2024-06-26 18:43 作者:孙叶 来源:艾防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青春路上各种荆棘密布,而禁毒防艾教育,我们必须学好安全防范第一课。2024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新型毒品是目前的主导毒品,使用新型毒品会诱发性冲动,青少年因为好奇、追求刺激等使用新型毒品,增大了经性传播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新型毒品导致的毒“性”交织,以及学生较弱的自我防护能力,使得艾滋病与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

  什么是新型毒品?

  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新型毒品是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吸食后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和幻觉,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精神药物。主要品种有冰毒、摇头丸、K粉、三唑仑(迷药)等。

  吸食新型毒品会怎么样?

  吸食新型毒品可以快速使人精神兴奋、狂躁,产生幻觉、麻醉、自控力下降等,引发性冲动、毒驾、飙车、伤人甚至杀人、自杀等,而其引发的即刻性冲动极容易导致无保护(不戴安全套)的性行为,从而引起艾滋病的经性传播。另外吸食毒品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为艾滋病的感染和发病创造条件。

  新型毒品具有极强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可伪装成饮料(奶茶、咖啡、阿拉伯茶、神仙水、开心水、止咳水)、饼干、巧克力、糖果、果冻、电子烟、笑气、聪明药、浴盐、小树枝、邮票等各种花样。只要吸食了新型毒品没有不成瘾的,只是成瘾的时间长短存在个体差异罢了。新型毒品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即吸食者为追求产生一种特殊的欣快感和欢愉舒适的内心体验,在精神上产生定期连续吸食毒品的渴求和强迫吸食行为,因此这类毒品很容易成瘾。

  青少年如何防范毒品?

  1.认清毒品危害。首次吸毒行为中,出于好奇和被诱骗的占72%。因此,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能带来快乐而不会成瘾的谎言,不要因好奇、追时髦而沾染毒品。

  2.谨慎交友。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邀请”的,且至少有3个人在场,合成毒品滥用大多数情况下是聚众吸食。

  3.减少和控制吸烟行为,不要滥用药品。青少年吸烟者中滥用毒品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63倍。现在部分学生滥用以联邦止咳露为代表的止咳药水,由于其含有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成分,久用也可成瘾并损害内脏和神经系统。

  4.不进入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在歌舞厅、酒吧、洗浴场所、商务会所等治安复杂场所,要保持高度警觉和戒备意识,要断然拒绝毒品诱惑,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给予的香烟、饮料和食品。

  5.不借毒消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仿效明星的不良行为。要注意与家人沟通,调节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的能力,不要因赌气或逆反而沾染毒品。树立积极进取、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观,珍惜青春美好时光,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勤奋学习和工作上面,用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

  6.积极参与禁毒志愿工作。青少年除提高自身防毒能力外,还应为全社会禁毒工作做贡献,有责任向父母、朋友、同学等讲解毒品的危害,勇于向公安禁毒部门举报毒品犯罪和吸毒行为。

  我们应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珍爱生命,不要以终身幸福为代价,千万莫尝第一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