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民政局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25-03-18 15:43 作者: 来源:资阳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91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资阳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盛宏平以《坚守爱民初心 书写为民答卷》为题,就我区民政工作经验做法作典型发言。

  2024年,资阳区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在市民政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推进民生可感行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行动地区、全省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县,区民政局获评全市民政工作大抓落实成效明显单位。一、提标准、强管理,民生保障有新成效。

  一是健全机制“精准办”。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涵盖11部门在内的12大类信息共享网络,实现由“人工问询调查审核”转变为“人工智能科学评估”的精准补差救助。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等次。二是便民服务“温暖办”。深化“党建+社会救助”模式,汇聚 “五社”力量,形成惠民联办、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两张”清单,精准服务困难群众。三是科技赋能“智慧办”。开发“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率先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创新监管方式,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开出“全省第一张电子低保证”,实现申请、审批全流程电子化。“精准救助+网上办+掌上办”省级试点获民政部肯定,并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上作典型推介。

  二、优体系、强支撑,养老服务有新突破

  一是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布局,完善区乡村三级网络,结合乡镇“六个一”工程建设,对特困供养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和改造升级。建成乡镇(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驿站10个、村级互助点67个,发展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12家。二是提升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服务数据库,打造乡镇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工作被省委办《要情》刊发。率先试点“爸妈食堂”“益老食堂”,老年人助餐工作在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暨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推介。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怡康老年公寓获批五级养老机构。三是健全养老领域监管格局。成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部门联动,按照“三个一批”(示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原则,建立“三色”预警、财务“三查”的养老机构涉众型风险监测机制,形成养老领域综合监管服务格局。开出全省第一张养老机构行政处罚决定书,获省厅和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肯定。关停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17家,区内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全面达标。

  三、促改革、树新风,社会服务有新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守牢“三条底线”,实现“三个目标”,即禁止遗体土葬、禁止骨灰装棺再葬、禁止修建硬化大墓和豪华墓;实现遗体火化率、公墓覆盖率、红白理事会建立率3个100%的工作目标。建成全市首个绿色村级集中生态安葬点—长春镇幸福村百合园,打造林地与墓地复合利用的“资阳模式”。深化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开展公墓建设清查,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二是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成儿童福利院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转型,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网络。三是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协办“花田喜事 天赐良缘”益阳市浪漫园林集体婚礼,举办“情定资阳 为爱而来”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

  四、抓联动、促融合,社会治理有新亮点

  一是推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完成资阳区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整合区划资源要素,拓展了城区发展空间。二是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党旗领航 百社联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工作。三是推动治理和服务创新。承接社区慈善基金试点,完成“五社联动 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合作项目,建成五星级社工站3个。

  五、固根本、守底线,事业发展有新动能

  一是突出能力建设。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三个提升行动”和“学谋践提”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建+业务”学习,着力提升民政队伍纪律意识和工作能力。二是突出安全守底。强化资金安全监管,联合纪检、财政等部门开展“下沉式”专项督查,管好用好困难群众“保命钱”,牢牢守住资金安全底线。局分管领导带头,组织民政服务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新增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11人。三是突出风腐同治。系统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办好殡葬领域乱收费、社会救助领域“人情保”“关系保”2件重点民生实事,以“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作风大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