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这一核心,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8   点击数: 作者:

  核心提示 

  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先进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就是优质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质量、高效能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能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兴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彭劲杰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现有生产力的跃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其中的“新”,是指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其中的“质”,是指物质、质量、本质、品质;其中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引领生产力,智能化增添发展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着力加快资源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和市场等方面的协同融合,是当前我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推动我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依靠产业升级构筑未来竞争优势。加快我省“智改数转”,有利于打破产业链的大数据孤岛,有利于生产信息的纵向集成和产业链的横向集成。以数据驱动引领企业运营和业务模式创新,进而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

  着力强筋健骨,夯实数字基础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有助于集合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公共部门等的创新力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发展打造“数据空间”。

  加快我省三大关键支撑智能化转型。着力强化以电力为基础的智慧能源支撑,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打造能源配置绿色平台,构建“多元互补”能源供应系统,使电力供应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

  着力强化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基建支撑。对标绿色数据中心用电效率(PUE)、环保效率(CUE)、资源效率(GUE)、用水效率(WUE)等绿色核心指标,对全省51个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和提质改造,融合多元算力,将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打造成为绿色普惠的智算中心,让智能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资源,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使用便捷的智能算力、算法服务和个性化开发服务。

  着力强化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动力支撑。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为根本,以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目标,以开展合同科研和技术转移为重点,着力跨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死亡之谷”,推动产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跨越“1到10”关键阶段。

  打造引才聚才“湖南样本”。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体性力量,培育数字人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要从劳动者自身着手,以教育为本不断提升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技能,让青年人才在“4+4科创工程”中挑大梁,在打造“三个高地”中唱主角,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当先锋。

  着力谋深谋远,提升数字能力

  创新的本质在于能持续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以十倍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十倍创新”涵盖了“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以及“从0到1的创新”等,其核心理念是“创新产品只有比现有产品好十倍才会有压倒性的优势”。通俗来说,就像高铁和绿皮火车、汽车和马车、微信和短信的对比。数字化、智能化是“十倍创新”的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提升。

  以拥抱“互联网+”AI技术推进金融创新。全球数字金融正发生颠覆性变化,无论美国的PayPal、Square,还是中国的蚂蚁金服、微信支付、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等独角兽,作为颠覆性创新力量,正在侵入传统金融业的商业腹地。金融创新能极大推动资本要素的聚集。 

  以“链式”数字化转型作为创新突破口。加大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龙头企业为主力军、17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链式”数字化转型升级力度,推动形成“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上下游、大中小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协同发展生态。

  构筑多层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以“数据使用更安全”为目标,以“数据分级分类管理、角色授权管理、场景化安全管理”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以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营体系为架构的全周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数据要素化、资产化,充分发挥平台化服务银行和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创新优势,积极参与区域性数据共享流通机制探索和数据要素交易市场试点建设。

  着力放大优势,拓展数字应用

  做强做优做大湖南数字经济,应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创新突破作为主攻方向。推动边云协同、工业算网、TSN、IPV6、信息模型等新技术部署,构建体系全、质量优、韧性强的数字产业链、供应链。聚焦应用场景创新和行业注智赋能,以典型场景为重点,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数字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深度应用。在“链”上,鼓励链主打造高质量数字平台、产品和服务,拓展数据链、服务链,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圈”上,拉动供需对接,培育集聚一批专业数字服务商,打造产业协作生态圈,融入数流全球化和全球数流化大潮,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加强数字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聚焦民生保障重点领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社会公共难题,深度开发各类智能化便民应用,加快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就业、智慧文体、智慧住房、智慧助残等,推进信息惠民。推进我省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配套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加强智慧法院建设。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一方面,分级分类推进我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夯实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数字技术赋能智慧社会新生活。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以数字技术推进城市治理智能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全省数字乡村建设。针对目前行政村通信网络信号质量问题,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探索建设智能小区,发展数字家庭,拓展数字生活体验,在交通调控管理、环境保护、村容整治、食品安全、治安维稳等诸多方面,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提升数字政府服务效能。聚焦一体化推动、一张网布局、一条链加持,构建整体运行、共享协同、服务集成的线上线下服务型政府,高标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完善评价、考核、监督与推广机制,加快完善基于数据、技术、管理、服务、安全的统一标准规范体系,高起点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品牌升级,加快“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新服务模式落地,推广“湘易办”助力“指尖办、掌上办、移动查”,高质量推进业务流程再造革命。加快区块链可信数字化落地,率先布局区块链可信数字化核心引擎,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加快实施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教育、能源、医疗、交通国产化升级工程,高水平推进软件适配生态建设。着力提升数字预警研判能力水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咨询;夯实一体化政务平台,为政府推进数字化治理提供强有力支撑;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和法治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特约研究员,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