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高质量 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1-12-30   点击数: 作者:

益工信〔2021142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高质量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益阳高新区管委会,大通湖区管委会,市直及中央、省属驻益有关单位,各产业园区: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1230






附件

 

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

高质量发展规划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一年十二月





 录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现状与当前面临的形势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 4

第二章  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6

三、发展目标 7

第三章  园区产业发展定位 11

第四章  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18

一、一个中心 18

二、两个基地 29

三、三个产业园 20

第五章  重点任务 22

一、园区规划优化行动 22

二、产业链群打造行动 23

三、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24

四、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24

五、亩均效益改革行动 25


六、发展要素保障行动 26

七、质量品牌升级行动 27

八、绿色安全发展行动 2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29

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29

二、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30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30


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01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2119号)、《湖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湘发改地区〔2021394号)、《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产业园区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现状与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1家,省级经开区4家,省级产业开发区3家。十三五期间,全市园区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载体功能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89.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512.5亿元、工业税收34.6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1.6%8.2%16.5%;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813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66.6%;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7.9%,比2015年提高13.9个百分点;龙岭产业开发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3.5亿元,在全市率先成为规模工业增加值过百亿元的园区。

2.创新活力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8.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1.9%,比201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园区共有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244家;园区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26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0家),众创空间孵化器18家,产业服务促进机构7家,初步形成了从研发、检测到技术运用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

3.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全市园区大力推进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初步形成了益阳高新区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龙岭产业开发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长春经开区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沅江高新区的装备制造、船舶制造,桃江经开区的装备制造、竹制品精深加工,南县经开区的食品加工、纺织装鞋业,安化经开区的食品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大通湖产业开发区的食品医药、新能源,灰山港产业开发区的建筑材料、装备制造等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比较优势的主特产业。其中,益阳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集群、安化县黑茶制造业集群、益阳电子线路板产业集群、沅江市船舶制造业集群纳入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获得省里重点支持。

4.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大力实施园区建设135工程,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大会战,全市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612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超800万平方米,拉通园区公路129公里,新建污水处理站7个,新建或改造变电站12个,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入园项目不断增加,项目落地速度大大加快。

5.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园区积极探索绿色园区建设新模式和新路径,着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15年大幅下降。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获评国家级低碳园区,安化经开区获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市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达9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10家园区企业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市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产业规模有待提升。全市没有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没有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没有进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的外贸企业,没有投资过1亿美元的外资企业。二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特色差异不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竞争和趋同现象。园区企业相互配套支撑作用不足,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是创新活力有待增强。园区企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材料、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四是要素保障有待强化。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教育、医疗、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生活配套设施离入驻企业、高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园区土地、人才、金融、科技等要素供给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少,招商和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审批事项下放不彻底,部分平台公司还需转型,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

1.发展机遇

从国际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推进,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和生产组织关系,关键核心技术共享日趋成熟、创新产品应用环境不断完善,为我市园区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从国内来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庞大内需市场驱动产业、产品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双碳政策促使产业绿色发展再上新高度,园区呈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的发展新气象,不仅为我市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动力和市场机遇,也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了良好条件。从省内来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稳步推进五好园区建设,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我市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利好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市园区产业创新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市内来看“产业强市”、大益阳城市圈东接东融战略深入推进,有利于激发我市园区主动加强与“长株潭”的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引智、引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新兴优势产业,推进园区区域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

2.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发达国家采用技术壁垒手段保护自身国内市场,伴随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变革,全球制造业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竞争力不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健全。从省内来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使我市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要素配置方面面临更大压力,迫切需要园区转变发展方式,以创建五好园区为导向,着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从市内来看先进制造业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全市园区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支撑。

 

第二章  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创建五好园区为抓手,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围绕三生融合目标,推进三态协同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找好定位;坚持创新驱动,搭好平台;坚持集聚集约,抓好项目;坚持改革创新,建好机制;坚持优化环境,树好形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绿色环保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全面推动我市园区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分发挥各园区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强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园区的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指导各园区立足主导产业,加快打造既各具特色,又以技术、品牌、质量等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努力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园区开发、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整合,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研发和产业两端发力,抢占技术、产业、人才、平台和标准制高点,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综合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3.坚持协同发展。统筹考虑全市各类产业发展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园区布局,突出特色,注重提升质量效益,分类引导,促进园区间分工协作、配套互补和错位发展,走差异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突出重点,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园区为平台,以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优势资源和规模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链跨区域集聚延伸,提升产业配套协作能力,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共享发展。

4.坚持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园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坚守环保底线,严把入园项目准入关,坚决防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进入园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同步推进。

5.坚持集聚集约。推动园区优化整合,围绕园区主特产业定位,引导各类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构建上下贯通、集聚集的产业生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园区建设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建设五好园区,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基本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生命健康制造5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园区布局更加科学,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1.规模总量显著扩大2025年,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5000亿元,将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打造成千亿级园区,将长春经开区、沅江高新区、桃江经开区打造成500亿级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1250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总额90亿元亩均生产总值达130万元。新增国家级园区1以上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市园区企业研发经费生产总值占比达2.5%,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70%,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达48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翻一番。

3.承载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全市园区累计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达90%益阳高新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350万元/亩、亩均税收达28万元,省级园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260万元/亩均税收达1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5万元/人。

4.集聚程度显著提高。2025年,园区制造业营收和税收占全市制造业比重均达90%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70%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85%

5.业结构显著优化。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以园区为载体和平台,每年培育1-2级、市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6.开放水平显著进步。2025年,全市园区招商引资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达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300万美元,到位内资总额800亿元,基本形成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新格局。

益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目标值

年均

增速

综合实力

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

2485.8

5000

15%

规模工业总产值

亿元

2189.5

4000

13%

规模工业增加值

亿元

512.5

9%

总额

亿元

44.8

90

15%

规模工业企业数

813

1250

亩均生产总值

万元/

82.5

130

9%

承载能力

累计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50

60

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

%

90

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万元/

55

290

国家级园区亩均税收

万元/

28

15%

省级园区亩均税收

万元/

18

15%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5.1

7.5

集聚程度

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

77.9

85

产业营业收入占比

%

55

70

 

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总值比

%

1.5

2.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亿元

368.4

1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

%

71.9

75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比

%

51

70

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

244

480

绿色发展

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幅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水耗降幅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开放水平

进出口总额

亿元

23

40

12%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万美元

1637

3300

15%

到位内资总额

亿元

415.8

800

12%

 

第三章  园区产业发展定位

 

十四五期间,通过着力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持续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推动园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变。着力打造2个千亿级园区,3500亿级园区。

1.益阳高新区。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为特色产业。努力建设国内创新型科技园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成全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引领区、后发赶超的增长极、东接东融的领头雁。

2.龙岭产业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为特色产业。打造湖南产城融合经济模式的新标杆,全国最大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园。打造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平台。支持将衡龙片区打造成材料科技小镇,未来科学芯城

3.长春经济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装备制造为特色产业。打造中国PCB产业第三极。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沅江高新区。工程机械为主导产业,以船舶制造为特色产业。打造先进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新高地,湖南最大船舶修造基地。建设湖南船舶设计研发展示中心。建成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综合基地

5.桃江经开区。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竹制品精深加工为特色产业。建设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打造长株潭装备制造配套基地、湘中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6.南县经开区。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纺织服装鞋业为特色产业。打造湖南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以医疗器械制造、产品研发、物流仓储为主体的医疗健康产业园。

7.安化经开区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产业。打造全国知名黑茶产业园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8.大通湖产业开发区。食品医药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为特色产业。打造环洞庭湖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

9.灰山港产业开发区。建筑材料为主导产业,以装备制造为特色产业。支持建成湖南重要建材生产基地;支持打造成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前期准备,规划筹建化工园区。

全市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一览表

园区名称

级别

产业类别

产业发展定位

益阳高新区

国家级

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依托工程装备、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以融合促总装、以裂变拉链条、逐步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电子信息。依托电子元器件及智能终端和5G通讯装备,围绕5G等信息技术,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发展,重点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中高端智能终端等,打造5G商用产业基地

特色产业

新材料。以满足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配套为目标,重点发展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和先进储能材料,支持中国碳谷建设,打造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

优势产业

数字经济。依托一园、一中心、三基地(华为配套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孵化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芙蓉云大数据云计算基地、物联网互联网终端产业高端制造基地),重点引进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企业,积极承接华为智能终端配套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

未来产业

生命健康。支持深圳华大智能基因测序产品产业化,支持上海百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达产。高规格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龙岭

产业开发区

省级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平台为依托,聚焦发展现有铝电解电容器、高端铝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新兴电子产业四大方向,以突破前沿技术和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为主攻方向,引进和培育电容器、线路板等配套材料生产企业,打造电容器上游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智能制造设备产业链,建设全球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产业基地。

特色产业

生物医药。依托中医药产业园项目,打造以生物制药生产为主体,医疗器械制造作补充,集药品商贸、物流和医学研发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园。推进医用钛丝、自体软骨组织再生技术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发展乙烯共聚产品、茂金属聚丙烯等医用高分子材料。实现中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优势产业

装备制造。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利用5G技术,实现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一代全覆盖,形成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重要配套产业基地。

未来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面向芯片靶材、碳材料、光伏、风电、新型建材、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前沿新能源新材料,加快形成创新力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推动超级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的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及营销;突破新一代信息关键技术,形成4-6英寸碳化硅材料的批量生产能力。

长春经开区

省级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电子线路板(PCB)及相关上下游产业,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打造电子线路板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

装备制造。大力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先进工控设备产业,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利用5G技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环卫机械生产基地。

优势产业

食品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高端化、精细化和绿色化转变,发展高附加值食品精深加工,形成以粮食、蔬菜、禽畜、水产品等为主的休闲食品优势产业。

未来产业

新材料以发展新型合金材料为重点,推动泡沫金属及高强度轻量化复合材料快速发展;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阻燃材料、石墨及碳素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引进一批稀土行业精深加工及配套生产企业,延长稀土从分离冶炼到深加工产业链;力打造设施齐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产业园。

沅江高新区

省级

主导产业

工程机械。引进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壮大现有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整机生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加速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施双百亿工程,打造重要的混凝土机械智能制造产业园。

特色产业

船舶制造。依托船舶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开发船舶制造上下游产品,促进船舶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建设好船舶特色小镇,推动船舶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

优势产业

轻工纺织服装。明确科技、时尚、绿色发展定位,实施三品战略,打造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建设集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产品展示五位一体的中部地区知名服装产业城。

未来产业

新材料。以新型绿色建材园为依托,引进一批绿色建材类的领军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入园发展围绕船舶制造、智能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打造具有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桃江经开区

省级

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电气装备、焦化装备、防护防化设备、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打造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

竹制品精深加工。立足桃江县楠竹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并发展竹纤维复合材料、竹源功能食品、生物活性产品、智能化竹加工机械等产业,实现竹资源的高效、高附加值应用和绿色循环发展。

优势产业

食品医药。加快发展以竹笋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加快津湘桃花江药业中成药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壮大食品医药产业。

未来产业

信息技术培育发展以智能手机、智能终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支持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手机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

南县经开区

省级

主导产业

食品加工。依托稻虾米、小龙虾等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前景好、辐射广的大中型绿色食品企业,大力推广互联网+食品,打造湖南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特色产业

纺织服装鞋业。加快纺织企业智能设备自动纺纱织布生产线建设,构建纺织、服装、鞋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互联网+服装鞋业融合发展,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运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优势产业

医疗健康。把握住湖南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推进海王医疗、湖南发展美康人生医疗器械、吉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打造百亿级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建设好医疗健康产业园。

未来产业

新材料。加大对新材料细分行业和终端产品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发展工业级3D打印及高分子改性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类项目,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规模,促进集聚发展。

安化经开区

省级

主导产业

食品加工提升黑茶加工机械化、产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延长黑茶产业链,推动向食用品、日用品、茶保健品、茶药品等领域拓展,做强做大黑茶特色产业,打造全国知名黑茶产业园。创新发展黑茶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以黑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旅产业。

特色产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依托高明工业园,发展以钨钴锂分离为主的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钨系列深加工产业链。引进新能源汽车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等企业。支持茶产业上下游废料综合利用项目,开展食品和竹木加工业垃圾生物质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杆资源、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

优势产业

生物医药。依托安化中国厚朴之乡”“湘中药库的优质资源,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支持对现有兽药生产线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在消毒剂、吸入麻醉剂、口服溶液剂、无菌(非最终灭菌)制剂等领域拓展。

未来产业

电子信息及现代物流。依托梅城工业园,围绕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等产品,有选择性地承接电子类产品加工组装等产业的疏解和转移,建设汇集终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加工贸易的集聚区。配套发展互联网+物流,做好线上线下物流服务,推进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化,实现黑茶供应链信息网上整合。

大通湖

产业开发区

省级

主导产业

食品医药。依托粮、油、水产品等资源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食品深加工,打造环洞庭湖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依托现有医药辅药生产能力,提高产业基地生产效率,支持产业协同创新,完善产业链。

特色产业

新能源。重点支持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把光伏发电、电力储能、新能源装备等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

优势产业

纺织服装。发展棉麻混纺产品,壮大棉麻纺织业;适应服装多样化、个性化、舒适性、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做强做大服装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发展终端产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和绿色发展。

未来产业

装备制造。积极引进5G基础设施及运用技术的项目,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力争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灰山港

产业开发区

省级

主导产业

建筑材料。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水泥制品精深加工,将绿色建材作为新型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和推进,全面推进新型建材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打造建材产业集群,建成湖南重要建材生产基地

特色产业

装备制造。引导现有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向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钢、新型高强韧汽车钢、新一代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转型发展。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成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地。

 


第四章  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聚焦前端、尖端、高端产业,加快建设一个中心(世界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两个基地(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三个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PCB线路板产业园),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靶向对接,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全面增强园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

一、一个中心:世界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依托龙岭产业开发区、益阳高新区等园区,以打造5G技术、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示范为目的,重点支持引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电容器智能制造企业,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研发一批高端产品。将世界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打造成为科技创新要素聚集、智能制造示范效果显著的示范平台,加快建成国家电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铝电解电容器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售后、信息、金融、展会、培训等专业服务,成为益阳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推动益阳电容器行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国领先的电容器产业数字化标准服务体系,打造电容器之都。支持龙岭产业开发区纳入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园区。力争2025年,电容器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50家,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20亿元企业2家、产值超5亿元企业5家以上。

二、两个基地: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依托益阳高新区、沅江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长春经开区等园区,引进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壮大现有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不断扩充工程机械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整机生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做好上下游产业市场引导,做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等产品,壮大现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门类较全的产业体系,走综合性、集团化道路。推动传统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拓展等方面提质增效,实现由粗放型、数量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质量效益型转变。支持益阳高新区、沅江高新区和长春经开区纳入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重点承载园区。力争2025年,全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70家,产值过100亿企业1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1家以上。

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依托益阳高新区、长春经开区、龙岭产业开发区等园区,按照《湖南省碳基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围绕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碳化硅材料、高端石墨及石墨烯衍生新产品、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支持益阳高新区中国碳谷建设,打造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支持益阳高新区纳入省碳基材料产业、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主要承载园区。力争2025年,碳基复合材料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50家,培育产值过50亿元企业1家、10亿企业2家。

三、三个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电子线路板(PCB)产业园

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益阳高新区、长春经开区、龙岭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一是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重点支持引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和平台运营类企业,加强行业内骨干企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协作,不断提升专业化、集群化水平。打造一批5G行业应用示范标杆项目。二是完善配套产业发展。引进数字经济(5G应用)产业链上游的传输类设备(基站、天线等)以及终端器件(如射频器件、芯片等),中游移动通信运营商服务,下游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应用场景(手机、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VR/AR)的成链成群发展。三是推进产业链基地建设。以益阳高新区为依托,加快建设5G产业园、5G设备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四是促进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支持发展传感器、射频器等产品,壮大培育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软件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力争2025年,全市5G应用(数字经济)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200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2家以上。

生命健康产业园依托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南县经开区、安化经开区等园区,重点支持研发中医药产品、中医药功能食品及保健品企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及中间体、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的优势企业,重点支持发展集西药制剂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支持中药材种植与提取、关键医药中间体制造等中游企业,发展中西成药配送与医药物流为主的下游企业,建设龙岭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园和益阳高新区的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布局南县医疗健康产业园。做强做大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我市医疗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支持龙岭产业开发区纳入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承载园区。力争2025年,全市生命健康制造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40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家以上。

电子线路板(PCB)产业园。依托长春经开区,培育一批龙头和成长型企业,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支持长春经开区纳入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园区。支持电子线路板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末,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50家,产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

 

第五章  重点任务

 

一、园区规划优化行动

1.坚持规划统筹引领。各园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相对分离并留白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从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的高度确定园区定位、谋划园区发展。支持各园区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统筹兼顾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强化三线一单和园区规划环评管控要求。深入贯彻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理念,依法加强规划编制、管理、评估,确保规划有力执行、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园区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2.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科学划定园区功能分区和拓展空间,合理确定园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居住和生态用地比例,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调区扩区工作。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园区调区扩区规划方案,支持园区依法调区扩区,对产城已经高度融合的片区,允许整体置换,腾出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和优化园区发展空间。

3.推进园区整合升级。支持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长春经开区、安化经开区等园区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支持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园区,重点支持龙岭产业开发区、长春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园区,支持桃江经开区转型为高新区。

二、产业链群打造行动

1.优化布局主特产业突出园区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支撑作用,坚持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的差异化定位,推动产业成链成群发展,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产业园区集群。将园区打造成全市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五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主阵地

2.深入开展产业招商。重点瞄准三类500企业及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创样板,创新招商引资方法,优化招商引资举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深入实施对接益商会、建设新家乡活动,充分发挥益阳籍企业家队伍和各类人才优势,务实对接北上广”“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合作。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引智、引技,配套服务长株潭,完善产业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地。

3.锻造产业链长板。推广实施链长制,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点到线,推动重点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1.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小微企业育苗行动,全面推动个转企。促进中小企业提质升级,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品质优势明显的成长型小微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之路。既做大总量,更注重质量,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制造业市场主体。

2.支持壮大规上企业。实施规上企业入统行动,深入推动企升规。高度重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和入库工作,深入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的良好环境。建立企业培育台账,层层分解任务,锁定目标,扶持科技型、成长型等中小企业纳入统计笼子。

3.扶持培育领军企业。实施领军企业登峰行动,精准推动规改股、股上市。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通过上市做优、做大、做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服务三者有机结合,加快推动上市后备企业库建设,积极发现和培育优质上市后备企业,全力推动现有20家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四、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主特产业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着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实施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成长科技企业。

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园区积极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或建立分中心。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生命健康制造等产业集群,支持搭建一批设计研发、中试生产、检验检测、展览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科技创新高地的支撑点。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制定承接优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政策。建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及成果产业化长效机制,支持搭建一批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转移转化信息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平台,引导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益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

五、亩均效益改革行动

1.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健全园区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建立以亩均生产总值、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等为主要指标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

2.盘活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开展招商引资合同清理、闲置土地清理、闲置标准化厂房清理、停产歇业项目清理等四清理行动,拓展园区新的项目承载发展空间。对盘活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用于制造业项目建设的,在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调整中开辟绿色通道。严格控制工业用地转为其他用地,鼓励园区实行“腾地招商”,国家级园区每年在库“周转用地”不低于500亩,省级园区每年在库“周转用地”300亩以上。

3.开展新增工业项目准入评价。以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土地利用产出率为目标,制定全市工业新增项目亩均效益规范指南,在全市产业园区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增工业项目准入评价。制定符合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产业用房配套率等指标体系。

六、发展要素保障行动

1.推进产业综合体建设。按照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原则,推动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坚持谁投资、谁受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综合体建设。支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园区集中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生态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企业服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综合功能,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园区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园区管理运营队伍。打破园区选人用人身份壁垒,赋予园区更多用人自主权。围绕园区企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人才政策和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领军团队、领军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鼓励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技术研发类人才。推广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与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园区与技工类学校联合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园区发展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引导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园区企业合理信贷资金需求,提高园区企业贷款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在信用评级、贷款授信、利率优惠等方面,对园区重大产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创新完善财政资金股权支持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园区。

七、质量品牌升级行动

1.抓质量提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广泛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预警、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制度。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标准推广与中小企业建立产品质量体系联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质量标准能力提升。鼓励园区组织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加大对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广先进质量工程技术,帮助小微企业突破质量瓶颈。推进重要消费品和中小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发挥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标杆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奖、鲁班奖、三品一标等质量创建活动。

2.抓品牌培育。完善园区企业品牌培育清单,按照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点线面结合,国家、省、市级品牌梯度培育的思路,实行储备一批、申报一批、获批一批的培育模式。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塑造以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园区品牌、产业集群品牌。

3.抓宣传推广。广泛开展质量、品牌文化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构建园区引导、企业追求、社会崇尚的良好氛围。依托益阳人脉广阔的优势,鼓励企业借力益商各类资源,合理利用网站、公众号、APP等各类媒体平台,强化益阳工业品牌推广宣传,提升益阳制造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八、绿色安全发展行动

1.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推进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建设,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工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引进并培育一批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开展绿色制造示范试点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节能、低碳、环保综合性服务。

2.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紧盯矿山、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严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准入关口,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3.稳步推进安全发展。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力争十四五期间工贸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全覆盖。强化事前监管,关卡前移,将安全设施三同时作为企业入园的门票,写入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日”“交通安全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营造园区安全发展浓厚氛围。坚守安全底线,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防范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督导,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实施评价,适时对规划做出适当调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牵头部门、协助部门以及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引入专家评价机制加强对园区重点招商、重大项目、重要工程等的综合评价。

二、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园区各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依据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做好专项规划、部门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衔接,使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政策取向、重大项目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园区产业发展目标相一致。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引导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要素资源向重大规划项目配置。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规划目标任务的分类考核机制,健全重要目标任务跟踪反馈机制,加强实施的动态管理。完善督查制度,提高督查效能,保障规划的严格实施。开展年度对照检查,科学评价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重大问题跟进研究和政策储备,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附件:1.规划依据

2.名词解释

 

 

 

附件1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国发〔201911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3.国发〔2020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4.国办发〔201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5.《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6.《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7.湘政发〔20201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8.湘政发20201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9.湘编发〔20213号:《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湖南省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0.湘政办发〔2018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1.湘政办发〔20211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厅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12.湘发改地区〔2021394号:《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13.《中共益阳市委关于制定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4.《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5.益发〔202111号:《中共益阳市委  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6.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附件2

 

词 解 释

 

1.三高四新三个高地即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四新使命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2.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

3.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目标,推进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发展。

4.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2060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5.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主要讲的是钢铁、煤炭等行业,该破产的就破产关掉。去库存,主要说的是房地产开发的空置楼房,要卖掉空房、去掉库存。去杠杆,就是减低负债。降成本,就是降低整体的税负水平。补短板,诸如脱贫、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6.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链、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链、船舶制造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链、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农业机械产业链、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7.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一个中心即世界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两个基地即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三个产业园即数字经济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电子线路板(PCB)产业园。

8.三类500企业: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

9.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