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阳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8-08   点击数: 作者:能源科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益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益阳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过程

  1、充分衔接省市政策文件。《方案》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湖南省能源局印发的《湖南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市委、市政府《益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内容充分衔接我市能源、电力等相关“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行动上下衔接、协调统一。

  2、严谨测算达峰目标。《方案》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以市统计局提供的能源消费情况等官方数据为基础,搭建了符合益阳市情的“双碳”预测模型,严谨测算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科学预测达峰年份及峰值。其中,GDP增速、单位能耗强度下降幅度等参数设置与全市碳达峰总方案基本保持一致。

  二、主要内容

  《方案》全面对标我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四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好“四个关系”确保如期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基本原则方面,遵循“目标导向,统筹推进,供需互动,同向发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市场主导,政策引导,系统观念,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面,锚定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力争全市能源领域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等核心指标。

  (二)主要目标。《方案》设置了2项总体目标和8项细化目标。一是总体目标。与国、省两级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保持一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至22%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5%左右。电能占终端消费占比,到2025年,全市电能占终端消费占比达到22%左右;到2030年,电能占终端消费占比显著提升。二是细化目标。光伏、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到2025年,全市风电、光伏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目标。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14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装机容量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11万千瓦以上。调节性电源建设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管理能力建设目标,到2030年,全市电网尖峰负荷响应能力达到5%以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我市共建成充电桩不少于16500个(含私家桩),其中公共充电桩(不含专用充电桩)不少于3700个,具备满足2.4万辆电动汽车充力。煤电装机容量目标。到2025年,全市支撑性煤电装机规模达380万千瓦以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到2025年,全市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下;到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1300万吨左右。

  (三)重点任务。以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聚焦能源供给、消费、输送三大环节,利用能源科技、政策两大抓手,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支撑工程,深入推进益阳市能源革命。

  1、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一是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我市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集中式光伏、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大力支持“风/光+储能”开发模式,鼓励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到2030年,力争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二是积极推动常规水电挖潜和其他清洁能源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鼓励有条件的水电站扩机增容,实现市域内多点式小水电集中式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托管;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鼓励沼气、液体生物燃料、液体及固体成型燃料综合利用。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14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1万千瓦。加快推进已开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三是因地制宜推动非化石能源非电利用。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及各种生物质燃料的综合应用,鼓励生物质直燃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充分挖掘益阳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开展浅层地热能集中规模化应用,积极建设冬暖夏凉幸福新益阳。四是充分发挥煤电基础保供作用。筑牢能源安全供应保障底线,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到2025年,全市支撑性煤电装机规模达380万千瓦以上。五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增强系统资源调节能力,提升系统智能调度运行水平。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市电网尖峰负荷响应能力达到5%以上。重点实施新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调节性电源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电网构建3大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行动。

  2、推动用能方式绿色转型

  一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新建项目煤炭消费量通过存量挖潜置换,因地制宜推动“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有序推进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油品,持续推动成品油质量升级。二是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用能。工业领域因地制宜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应用;交通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三是大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工业领域推广电钢炉、电窑炉、电锅炉、电加热等技术;交通领域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电气化,大力发展家用新能源汽车;建筑领域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积极采用电力驱动热泵等方式进行分散采暖;农业农村领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优先消纳新能源的新型负荷。大力发展需求可调控、能量可交互的新型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重点实施“气化益阳”、“电动益阳”、园区用能系统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低碳零碳乡村建设5大节用能方式绿色转型行动。

  3、推进能源产业链碳减排

  一是加强能源领域碳排放计量监测。积极开展能源行业产业链碳足迹核算,对照国家、省标准要求,加强区县(市)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二是推动能源产业节能降碳。推动煤炭清洁低碳运输,进一步提升市外优质煤炭调入能力,加强电网老旧设备改造、用户表计轮换和接户线改造及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到2025年,全市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下。三是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在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和桃江县建设4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到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1300万吨左右。四是加强能源生产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一步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重点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节能降碳、燃煤发电机组供热改造构和能源产业链智慧化减碳3大能源产业链减碳行动。

  4、 强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技术创新

  一是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研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驱动引领作用,助力碳达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能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顶尖人才和领军团队,重点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二是促进低碳先进技术应用。加快构建益阳市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低碳技术领域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实施能源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攻关、先进储能技术攻关、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攻关3大能源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5、完善碳达峰机制体制

  一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积极组织参与全国绿电市场交易,依托益阳高新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二是完善支持能源低碳转型的财税金融政策。统筹整合现有符合条件的各类新能源项目,包装形成能源低碳转型示范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省级专项债支持。三是健全保障能源安全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提升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四)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协同配合,统筹推进全市能源碳达峰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三是加强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