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省、市两级关于落实“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益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取项目服务“1543”推进机制,通过开展科学谋划、专班推进、活动比拼、优化环境等专项攻坚,集中解决一批制约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国债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专项债项目实施,支撑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一支小分队联系一个县市区。成立8支小分队,每组2人,各由1名处级领导担任组长,从各业务科室、部门抽调熟悉业务的干部任成员。县市区派出1至2名工作人员联络对接,参与行动。采取集中上门、巡回宣讲的方式开展培训指导,收集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县市区及时汇总梳理问题清单,切实推动政策落地和问题解决,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聚焦五个领域。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五大领域,重点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增发国债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专项债券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等500多个。
精准服务四个方面。精准解读政策,全面梳理国、省出台的“两重”“两新”相关政策,结合益阳实际,向企业宣讲,并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资金政策。简化审批流程,依规运用容缺办理、绿色通道等制度,依法依规简化审批、竣工验收等流程,助推项目竣工投产、达产见效。促推企业入库,积极指导和督促企业及相关业主单位项目统计入库,对于未完成入库的项目,列出问题清单,实行重点调度。解决项目难题,严格执行“一单三制”(问题清单、交办制、督查制、销号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贯彻落实三项要求。在专项行动过程中,始终坚持“主动服务抢先机、遵守纪律优环境、解决问题促长效”三项要求。做到送政策“形式多样”、解难题“主动敲门”、优服务“用心用情”。快速响应企业融资、项目申报、行政审批、扩能增产、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需求。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多头矛盾的难问题、出现苗头的新问题,建立起长效治理的工作机制。在“亲”“清”交往中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
截至9月18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市级工作组已收集到173个规上企业的243个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交相应层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