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益阳市始终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积极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写好普查数据“应用篇”。市普查办持续加强普查数据成果共享共用,推进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充分发挥普查成果的应用效益。
推进普查成果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
建立风险普查常态化机制,动态更新自然灾害承灾体、重点隐患等数据,探索推进普查成果与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相融合。认真梳理全市承灾体、减灾能力、历史灾害数据21533条,形成4项数据类成果和19项组织实施类成果,针对综合减灾资源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优化应急能力。如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优化完善全市164个避灾安置场所选址布局和物资配置,打造重点乡镇和区域应急救援力量,构建数智引领下多跨协同、信息共享、智慧分析的防灾减灾新局面。
推进普查成果与气象防御深度融合
完成全市暴雨、台风、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9大类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调查,构建气象灾害致灾因子数据库,通过技术指标筛选出综合强度排名前20的气象灾害过程。在市普查办的统筹协调下,各部门间通过数据共享、查阅地方志、年鉴、灾害大典等方法开展历史灾情收集,通过分析各县市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历史数据及辖区内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构建网格化数据集,得到9大类气象致灾因子数据。以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为基础,建立分灾种、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预警体系。如持续落实《益阳市尾矿库气象预报预警叫应机制》《益阳市气象预警叫应提醒暂行办法》要求,按气象预警等级及时提醒“五位一体”包保责任人和尾矿库企业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暴雨期间实行市、县、乡、村四级直通式叫应提醒,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先机、抢得时间。
推进普查成果与地灾防治深度融合
共调查地质灾害点620处。其中滑坡调查点455处,崩塌调查点69处,泥石流调查点34处,不稳定斜坡调查点23处,地面塌陷调查点27处,地裂缝调查点2处,管涌调查点10处。益阳市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安化县最多,超过390处。安化县按“一点一档”建档立卡,实时监测各类地质灾害风险点,推动管控对象由“静态”向“动态”,由“抽象”向“可视化”防控转变。利用大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风险相关的致灾体强度、承灾体易损度、政府管控力度、群众参与热度、灾害关联程度,精准实现预报预警、协同处置、及时撤离。
推进普查成果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普查完成线路国省道共计1901.5公里,农村公路县道共计2151.38公里,桥梁2664座,隧道17座;共采集风险点523处,其中高边坡54处、崩塌336处、滑坡12处、水毁54处、沉陷67处。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业人员评估,我市公路承灾体一、二级风险点共有5处,其中安化县4处,桃江县1处。普查应用将国、省、县道及农村公路等自然灾害风险点基础信息、灾害类型、灾害特点、灾害风险技术评价报告等大量基础数据进行收录与转化,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联合作用,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提供有力参考与实践经验。
推进普查成果与森林防火深度融合
仅安化试点县就采集3万个样品,充分混合后提起并送到实验室的样品1794个,完成172个乔木林标准地、7个灌木林标准地、19个大样地的外业调查,以及区域内所有乡镇野外火源调查、历史灾害调查;同时投入500余万元建立了防火瞭望监测系统、火险预警系统、信息指挥系统。以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可燃物调查成果为支撑,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等环节重点布防、靠前设防,实现“看住山、管住人、防住火”,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